作者:若允
全文/981字 建议阅读时间/3分钟
镜子形式多样,长短不一,方圆各形,大小各异,最早的镜子出现在土耳其,材料是磨光的黑曜石,中国古代以水照影,称盛水的铜器为鉴,汉代鉴为镜,《考工记》记载:“金有六齐”,即合金的六种配比。其中最后一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同样镜子满足了人内心的自我审视的欲望,镜子最大的特点是它的精准和客观,镜中人胖瘦高矮,黑白美丑,一颦一笑,一动一静,如实告知,也不管你此时的心绪如何。镜子承托着是每个真实的情绪,无论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还是“小轩窗,正梳妆”临窗而坐,同样的镜梳场境,含义也大大的不同。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有一个朋友非常爱照镜子,家里的玄关处立有一大面立体镜,配上黄色的灯光,把整个人照得光彩四溢,每天早上出门的时候她会穿着审视镜中的自己,是否穿着得体,反省昨天的得与失,对镜子微笑然后潇洒地转身把门一甩,扬长而去。
镜子真的好像有魔法,让人沉浸其中。童话故事《白雪公主》里的恶毒皇后,执著地要成为魔镜口中最美的人,对白雪公主起了杀心,最终得到应有的惩罚。然而现实并不如童话,过着柴米油盐的平凡日子、品尝着喜怒哀乐,而这期间镜子始终朝夕相伴,任何细节从不相瞒,小到你眼角边的新长出的细纹,大到吃撑了缺乏锻炼的啤酒肚。
镜子里的人是显而易见的,自己却看不真切。人皆有爱美之心,瞧久了便生出了自怜之意。古有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然而见到徐公之时,自知不如。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照镜子时大脑会自动脑补,所以镜中并不是真实长相,大概比真实长相要好看30%,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照相时感觉不像的原因,这是想象中的自我,带有自怜的情节。
希腊神话中,纳西索斯在池塘中看到自己俊秀的倒影时,情不自禁地爱上了它,丝毫没有注意到那是自己的幻影。纳西索斯在水边顾影自怜直至无法自拔,最后溺死在了池塘中。他死后化为了水仙花,依然站在曾经顾影自怜的水边。
自怜是人通过镜子流露出的自我修缮,镜子包含了想象、象征和真实。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解释了人的自我认知过程,在6到18月中是个体主体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从无法辨认到“认出自己”,并且迷恋自己的镜像过程,拉康将主体形成过程的表达过程建立在三分结构上,即想象、象征和真实。
所谓不镜于水,而镜于人,你亦在其中,你眼中镜子的自己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