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的书是《有能力的爱》作者是王臻惠,来自台湾的感统教育工作者。作者详细的阐述了给予孩子“有能力的爱”才是科学的,“有能力的爱”指的是能够帮助孩子建立未来能力的爱。这需要有顺应生命成长规律、满足生命需求的科学认知才能办到。
在爱与尊重满足的情况下,感觉统合发展不足的人依然可以自信、快乐,即使因为身体不能或反应不当而受到打击或挫折,因为爱的满足,个体仍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自信与勇气。这是爱的力量。
爱,具有感染性。能爱人的人是有能量的人,一个感觉统合发展不会砍柴太差(“太差”指的是所有基础都发展不足,对身边的人事物都没有太大感觉)的人通常都有爱人的能力,然而爱的方法决定被爱的人所感受到的到底是爱还是压力。
这是每个为人父母者都需要自我省视的关键,否则孩子的成长最终容易变成事与愿违的结果。感觉统合理论结合成长敏感期理论,即是顺应生命成长规律、满足生命需求的科学认知。
因应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需求,身体自然产生各阶段的敏感期行为直至某片段的感觉神经系统被发展完成,形成身体某种能力时,该敏感期现象才会停止,而后接着发生下个敏感期行为,如此重叠反复直到6岁,人的身心基础才会经由这样的过程达到完善。
逆反生命成长规律,自作聪明的带养方式对孩子的未来伤害极大。只要是地球人,3-5个月就会喜欢吃手,拿东西放嘴里;6个月左右就会拿到东西就扔;7~9个月就会开始爱爬。
为什么?如果单纯从成人保护小孩的角度一味地制止孩子这些行为,结果会是什么?
孩子需要付出什么代价才能弥补这些没长到的能力?这些问题请读者们先自我思考,
如果每个家长都能理解感觉统合、应用感觉统合,在孩子0~12岁不间断地给足孩子感觉统合训练的环境与机会,那么,孩子的身体能力和心智发展有机会超出实际年龄的一般标准;反之,如果0-12岁之间感觉统合训练过少,那么孩子的各项能力发展也会不及实际年龄应有的标准。
20世纪70年代之前,一般家庭的感觉教育环境都是非常丰富的,兄弟姐妹众多、左邻右舍往来频繁,自然环境与生活融为一体,人们的成长就在学习哥哥姐姐、照顾弟弟妹妹、帮助爸爸妈妈、读书和做家事之间完成。
生活中到处是训练感觉统合的活动爬树、摸鱼、抓虫、挖地瓜、洗衣、做饭、砍柴、点火、烧水、走路、骑车、上山、下水…和自家兄弟姐妹重复着工作分配、讨价还价、大的欺负小的、小的状告大的、游戏、协商、谈判、吵架、和好等生活点滴,无一不是在锻炼人的感觉统合能力。
进入八九十年代后,社会进步了,出门有车代步,上楼有电梯;科技发达了,网络、电视、电子产品提供了新的学习和游戏方式;自然环境减少了,玩沙、玩水、观察植物和昆虫…都变成高级奢侈活动;兄弟姐妹没有了,学习如何生活、如何长大的对象没有了;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几乎得不到完善的发展,造就了不少高分低能的青年。
这样的环境造成的结果是:父母替孩子承担的责任过多了。因为孩子只有一个,他们倾全力地给予他们认为对孩子好的东西:生活上的代劳、行为上的保护和限制、专业科目的选择、工作的安排,直到结婚、生子、买房、买车,全都包办。
但是,他们这样的“爱”却害了孩子。在这样没有尊重,只有溺爱、限制与保护的家庭长大的孩子,自信和笑容都少了。
因为身体能力发展不足,求学和工作阶段遇到的大大小小问题都需要费尽力气才能应付,应付不来的,不但不敢向父母求助(因为所有的事父母都包办了,读书、工作就是自己唯一的责任,不单挑起来,会感觉自己非常无能,也害怕父母说自己无能),也不敢和同事讨论(因为害怕被取笑轻视,或自己的不足被大肆宣扬),内心压力非同小可。
于是,这群身体缺乏开发却已然长成社会中坚分子的80后,社会价值观开始在理想与现实中摆荡(生命本能受到社会环境考验),感情不再富有(身体发展不足带来身心的干扰众多,常自顾不暇)。这些孩子慢慢的失去了自我存在感,拼命的想要证明自己,或者陷入由于,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不能身心合一。
作为新一代的父母,一方面是是坚守过去经验的父母,一方面的是更新迭代的教育新知识,自己还对被误养的切身之痛,手上的孩子更不知如何教养。
书中提到的 4 个感统发展层次让我感受很深。人类的感觉统合发展分为 4 层。
第一层是生存能力的统合,从胎儿开始,随着胎儿的成长逐步发展,主要包括,生命中枢的各项功能发展与统合,例如:体温,呼吸,脉搏,体液浓度等等的调节与控制,吸吮能力的发展,感觉接收架构的建立
胎儿出生后,第一层感觉会持续接受感觉刺激才能持续发展,第一层发展顺利,新生儿才能真正的脱离母体后顺利成长。否则孩子会腰肢
著名的印度狼孩,能在野外生存,是因为被丢弃是已经超过两岁,第一层已经发展基本完成,可以生存下来,而在狼孩生存的附近还有一个女婴的骸骨,判断是狼孩的妹妹,被丢弃是 1 岁不到,第一层感觉统合发展未完成,所以没办法生存下来。
如果孩子第一层没发展好,就会比较难带,所谓的磨娘精就是这类孩子, 不被理解还被各种训斥,孩子真的很可怜。
第二层是视觉、听觉和语言能力的统合,开始于 1 岁左右,第一层尚未发展完成就开始了第二层,所以第一层发展不好额孩子会影响第二层的感统的发展。
有个大家关注的案例,我们应该什么时候开始第二语言的启蒙?
文中提到 1 岁以前对婴儿进行丰富的语言刺激,一岁后孩子就开始有语言输出,并随着感觉经验的扩充,迅速发展,但是孩子对语言的吸收事来着布局的,如果同时在多语种中生存,孩子需要统合的语言和概念多,就会花更多的时间来统合这些语言,但是一旦能表达,就可以同时会好几国的语言。
可是,要想让孩子学会第二语言,就要建立和母语环境相似的第二语言环境,而不是通过大量的外语学习视听内容和双语夹杂的日常生活对话。这样很难自然学习外语,甚至影响母语发展。所以建议孩子啊 3 岁后才开始第二语言的学习。
第三层感觉统合的发展 在孩子两岁是孩子的肌肉协调和运动计划能力。这个周期是 2-6 岁。
孩子开始大量的学习各种与环境的互动,发展自身的协调能力、大量学习语言,社交能力,最重要的开始培养运动计划能力,是运用身体克服运动中的障碍和困难的能力,,是解决能力的前身。这时候家长要做的是引导而不是代劳,耐心陪伴、技巧协助。
如果这三层感觉发展都顺利,孩子的秩序敏感期过渡就会比较顺利
第四层感觉统合发展 主要是人的性格,情感,情操,价值观,社会观,道德观等精神层面的各项认知与标准的基础。
只有前三层都发展顺利,孩子的第四层才能顺利发展
例如,触觉敏感的孩子不喜欢在人群中,如果陌生人喜欢挑逗孩子,孩子就会感觉不舒服,从而躲开,长大后,就对陌生人养成了习惯性的逃避,成人后也就变成了表面上的冷漠熟视无睹。
而触觉迟钝的孩子在陌生人群中经常被逗弄,就会和陌生人玩的停不下来,认为陌生人都是友善的,所以没有界限感,对陌生人也会积极主动互动。有时候轻信陌生人等等
还有些孩子自我价值观很低,认为学习成绩就是存在感,如果学习不好就是整个人都不好,就对自己没有接纳和认同,会认为不够好等等。更多的向外求认同,而不是内心自我认同和富足。靠别人的评价来评判自己
总之,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决定孩子的性格,孩子的性格决定孩子的社会适应性以及社交能力,进而影响孩子的命运,所以性格决定命运真的不是危言耸听 。
给孩子有能力的科学的爱,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