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019年1月24日,早上7:15分,地铁上。
检视这几周的时间管理践行:晨练日记。
日记的好处,不多说,有很多,自己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也很想能拥有写日记的习惯,可惜都半途而废,三分钟热度。
听了时间管理课让我重燃年少时的梦想,也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坚持60天写日记,从2018年12月25日时间管理天使班开班开始,一直在坚持,现做一次关于写晨间日记的检视。
1.存在完美主义现象
都说追求完美是种病,得治!确实,我也有这种病。关于写晨间日记我总是想着写的深刻一些,写的字数多一些,写作水平能好些。想着想着就感觉写晨间日记好难,进而产生焦虑。写作本来是记录当日发生的事情,学习的内容,自我的反思,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结果却成了每日的累赘,想方设法,绞尽脑汁,写什么。
无内容可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无经历,无学习,无思考,一天白过;一是完美思想作怪,担心写出来无意义,也不想草草几十字结束。
因此,每日需要多经历,多学习,多思考,起码三则必有一,克服完美思想,烂开始,好结果。
2.日记时间非晨间
晨间日记都成了晚间日记,由于担心晨间写日记会占据太多时间,所以,我的日记基本都是前天晚上在写好,第二天早上发。没有充分体现晨间二字。所以今天试着改变下,晨间在地铁上写下今日的晨间日记检视,看能否在八点前完成打卡。
3.缺乏内在动力
做一件事,有三个动力,生物动力,在外动力和内在动力。生物动力是本能,不能持久;在外动力靠奖励或惩罚,也只能短期有效;内在动力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做,期待做,能长久更能有好结果。
而我目前写日记还是在外在动力层面,每日写好日记发出去,总想关注阅读次数,有无评论。被阅的次数多了就感觉很有成就感,很开心,也很有动力继续坚持写,人数少了就感觉有点失落。有评论了就很兴奋,无人问津,就有点写不下去的感觉,感觉自己写的东西没有价值没有意义。每次看到宜航评论都是给我打了一针强心针。很感谢宜航一直的鼓励。
但也发现了自己写作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写,缺乏内在动力。兴趣需要培养,先养成写的习惯,再激发内在动力吧!
已经下地铁,就此收笔!
下一步打算
治病,晨间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