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中有1年AI研究,工作近4年,2年算法,2年产品,AI产品经理一枚,满打满算5年AI领域经验。这波AI浪潮有效时间是2012年,所以,本人在AI(视觉)这个领域,是个老兵了。作为原生(AI科班出身)AI产品经理,来探讨AI产品经理的几个问题。
1.什么是人工智能产品?
把AI分为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决策智能四类
(1)计算智能
计算智能是智能的基础,是生物智能从模拟态向计算态的转变,典型的一些仿生算法,如神经网络算法等,类脑计算均属于计算智能。
计算智能的产品有哪些?AI芯片、模组解决方案、计算加速卡、超级计算机,都属于AI产品的计算智能产品范畴。
(2)感知智能
是模仿生物的感知器官如听、看等,包含了(1)计算机视觉;(2)语音识别;(3)声纹识别;(4)OCR等。
感知智能的产品比如AI摄像机、语音识别机器人/模块,或者是带有智能识别能力的传感器,比如嗅觉传传感器。
(3)认知智能
认知智能是对高维结构化信息进行关联、推理,比如自然语言处理的语义识别,是对感知层结构化后的数据进行进一步架构,获得高维认知的智能。
认知智能产品比如知识图谱,可以是行业知识图谱或者是专业领域知识图谱。这类产品提供的是高纬的大数据碰撞,提炼高层关联信息。
(4)决策智能
是获得高维认知之后,在一个伦理道德框架内做出决策。
认知智能和决策智能在很多分类中是合在一起的,但是我个人把这两个分开了,我认为的决策智能是道德伦理框架,或者所谓的三观。由于目前还处于低智能阶段,很多决策并不会危害到人类,但在更高阶的AI中决策权力越来越大,那么必然需要一套符合道德伦理的决策框架,这套框架便是决策智能的产品。
我们现在定义的所有人工智能产品均可以归类到以上四种产品中。
2.什么是AI产品经理?
三个要素
(1)人要素
要懂AI,懂得AI的边界、懂得AI的发展
(2)懂得做产品
这是计算机类产品经理的通用知识,比如软件类、硬件类、原型图、需求管理能力、产品管理能力等
(3)载体是AI产品
AI产品已经在上面解释了
3.AI产品经理和传统产品经理的边界,共同点?
AI产品经理靠的是AI技术驱动以及AI产品,但是产品边界的模糊,让AI产品经理和传统产品经理的边界也模糊。那核心就变成了是否懂AI
AI是强技术领域,虽然底层的技术在不断标准化,平台化、简易化,但是对AI产品经理的要求依然很强。
AI产品经理有2个来源:(1)AI驱动的产品经理;(2)产品智能化驱动的产品经理。
(1)AI驱动的产品经理:纯正的AI驱动产品经理应该是技术出身,或者对AI技术应用狂热的产品经理,这类产品经理有个特征就是从AI出发去定义新产品,比如人脸识别计算单元,AI芯片,自动驾驶汽车,这类产品经理从就业开始就和AI相关,是AI赋能的推动者。
(2)产品智能化驱动的产品经理:从传统的产品转型而来的产品经理,此类产品经理可能是互联网产品经理或电子产品类,由于AI浪潮的驱动,不得不将AI能力加入产品中,提升产品竞争力,比如闸机厂商,为了适应变化,采购AI公司的人脸识别模组,组成人脸通关整体产品方案,那么对于这个人脸通关产品方案(闸机)的产品经理,就属于这一种(虽然闸机几乎不需要产品经理,为了便于理解)
4.AI产品经理有什么核心竞争力?
(1)懂AI
对AI宏观发展熟悉,包含多个层次的AI,每个层次多种类型的应用,各种应用中AI的边界,还有原理,逻辑,系统架构。
懂得AI产品每个环节的技术,会让产品经理在产品设计、沟通、开发、测试中少走很多弯路
(2)产品设计能力
如果仅仅懂AI,但是产品需求提炼能力、设计能力无竞争力,那么谈不上产品经理,所以产品设计能力是老本。
(3)懂业务
AI的应用就是AI的业务,AI的落地有很多困难,AI技术的边界决定了可以在哪些行业和领域业务落地,落地的程度,解决问题的程度,成本。
AI的业务有两种,一种创新业务,一种为改造型业务。创新型业务为AI的原创领地,比如一些因为AI才有的产品,比如语音自动翻译机。另外一种是改进型的,比如因智能相机,相机一直都有,加入了AI,相机还是相机,只是更加智能。
当下的AI产品,一般以解决方案的形态赋能产业,这就要求AI产品经理需要懂场景、懂痛点、懂业务,才能对流程、传统产品进行改造,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解放人力,提高盈利。
(4)持续的AI认知进化
AI在进化,AI产品经理也要不断进化,更新(1)(2)(3)三点,才是具备核心竞争力的AI产品经理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人在职场发展的原力,也是靠才华吃饭的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