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不做“必须做的事儿”》小小读后感

《怎样不做“必须做的的事儿”》是万维刚老师精英日课的一篇文章,文章主要讲的是有关时间的问题。

文章从时间管理的最高境界、“余闲”的价值、紧缺思维、人穷不要借钱、自由和自律五个方面进行行文。

时间管理的最高境界

万维钢老师说时间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不做必须做的事情。那是什么是必须做的事情呢?比如老师周四下午要收作业,你周四上午的时候开始做,那这就是做必须做的事情,如果是在周一的话,那写作业这件事就不是必须做的事情。这样你的手里就握有了主动权,除此之外,不做必须做的事情,还具有战略意义。如果摆在我们面前的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我们只能被动机械的去完成需要我们完成的东西,而如果摆在我们面前的不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我们就可以进行决策,进行选择,选出最优的那一个去做

“余闲”的价值

以金钱的角度举例,如果你有200块钱,你想买一件喜欢的衣服,但是同时你又想买几本你喜欢的书,但你只有200块钱,选择了其中的一个就无法兼顾另外一个,余闲呢,在这里就是你有足够的钱,喜欢的衣服和书都可以买到,不必担心错过你心中的那个“它”。

紧缺思维

一个忙碌者可能有很多钱,但是因为没有余闲,他就是一个时间上的穷人。他会担心仅有的一部分时间是给员工开会还是陪伴家人,用在了这方面就无法顾忌到另一方面。在这一部分,万维钢老师提到,很多出其不意的想法都是在大脑空闲的时候想出来的,并且对时间永远的把握权,才是美好的生活。

人穷不要借钱

美国有很多专门针对穷人的小额贷公司,利息设置的很高,但是他们依旧利润非常丰富,为什么呢?因为穷人本身钱就不够花,遇到紧急情况只能去借款,并且为了偿还借款的利息,只能持续借款,每个月用于偿还的利息就高达400~600美元,越借越穷,越穷越借。所以,如果你的时间本来就很少,千万不要预支未来的时间,如果你让这件事挤占了下一件事的时间,那下一件事就只能挤占下下一件事的时间,并且如果可能,进行舍弃。

自由和自律

有一件事叫做自律即自由,这样子的事情大概只有我在上小学的时候经历过,每天下午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每到寒暑假第一件事也是写作业,这样,在接下来的时间我就可以自由的玩耍。不幸的是,这样的习惯或者能力随着后来升学之后作业的增多,渐渐地消失了。

万维钢老师给时间上的穷人,出了几个药方,帮助我们积攒余闲。第一个是学会对很多事情说不,不想做这件事不是因为没有时间,反而是因为想要有时间;第二个是重新启动,干脆放弃一些项目,给自己休个假或者干脆辞职。

但是这需要高度的自律,如果因为自己内心的欲望(比如想通宵打个游戏)浪费了时间,一切又会回到老样子。

拥有余闲就拥有主动权,就拥有了创造、冒险和改变的可能性。

一起加油ヾ(°∇°)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