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家里的独生子女,父母从小给我灌输了一种理念:考上大学才能轻松,以后才能有出息。
我为了这个理念拼命地学习,在懵懂的年纪,成绩就是我的唯一,脑子里没有别的想法,只有学习。
所以,在我成为老师们眼中的乖孩子的时候,我在班上没有一个朋友。因为我的父母告诉我,好好学习就可以了。
我太孤单了,所以我央求母亲为我转了学校。我回了老家,在一所坟山开出来的学校里,读完了我的小学,顺理成章的进入了县城里最好的初中,最好的班级,学习!
但是,我依旧孤独。
我忘了是谁给了我小说,给我开启了那扇门,我沉溺在小说的世界里无法自拔,我亲手关上了我的窗。
我的成绩一落千丈,母亲苦口婆心的教导声时不时地回荡在耳边,我却置之不理,因为我觉得我的实力很强,成绩对于我来说,只是一堆数字。
我每天都很开心,因为我终于有朋友了。
后来初中过去了,我懂得了许多,在将要毕业的那一年,我谈了一个男朋友,发现小说里的情节都是假的,没有什么温润如玉的男孩子,只有眼睛时不时瞟你胸口的猥琐男。
当然以我的实力,高中自然是县城里最好的高中。
我又开始得意忘形了,不,应该说是从来就没有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文理分科的时候,我是想选文的,但是骨子里的傲气让我鬼使神差的在理工那一栏,画了一个大勾。
从此踏上了女汉子的道路。
时间过得贼快,一晃眼就到了高三,我常常挂在嘴边的“不慌嘛!”再也说不出口。
因为我的总分连三百分都没有,我怎么笑?好在我是少数民族,还有二十分可以加,但,貌似,有点于事无补。
学校来了两拨人,都是职业学院的招生办。我从抗拒到向往,只用了一个晚上。
我想,这时间还早吧,市统考分数都没下来,慌什么?考差了到时候再想!我这样劝慰着自己。
当天晚上学校召开“分类招生计划说明会议”,说白了就是来委婉的劝我们这些怎么考都老伙(考的差)又不想再读一年的人去参加分类招生计划。
我动心了,我回家就和我的父母说了这件事,他们一开始表示无所谓,保证以后能有工作就可以了。
但是母亲想了想,觉得不对,就打了个电话给我的大舅(也是从职业学校毕业的长辈,现在是一名教师,主讲政治),大舅听完后,劝我不要想这些,把高考考完才是正道。
于是我的父母麻利倒戈,一起指责我过早的放弃,我据理力争,但是父亲偏过头假装听不到,母亲又不能做决定,我无言以对,只能去了学校,把我想说的话写成了一封信,内容如下:
(关于薛之谦的例子我做几点说明,我不是很了解他的过往,毕业哪个学校不重要,重要的是喜欢他就可以了,写在这里是为了劝我母亲。)
我悄悄地将它放在桌子上,等待着母亲的阅读,可是母亲以为那是我落下的作业,看都没看,就给我收了起来。
后来我说服了我母亲,又说服了父亲,确定了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因为这件事,父母对我的作为表示很寒心。家里的气氛也很沉闷,于是母亲约了人去了观音沟。(县城里的一个求神拜佛的景点)
回来后母亲问我,是不是一点放弃的念头都没有?
我说,是。
母亲又问,是不是非去不可?
我说,是。
母亲叹了口气,说:“今天我求菩萨给你算卦,算了三次都算不到,最后我供奉她一点香油钱了,才算出来。”
我问,说了什么?
母亲盯着我的眼睛,一字一句道“她说你就算去读分类招生,也会学得半途而废,就算你参加高考今年也会落榜!就算你复读,也要复读两年才有出路,她说你考上以后前途一片光明,不仅工资高,退休金也高……”
我笑了笑“既然如此,你答应我去学分类难道不是最好的选择?什么半途而废?我到时候参加专升本的考试,选的是2+2的模式,不就相当于在那个学校学到一半么?”
母亲见状,低下了头,再不说话。
我不知道我的前途怎么样,但我希望我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
算命的为什么难登大雅之堂,不过是信则有不信则无罢了, 没有人相信他就只是个招摇撞骗老人,一旦信的人多了,他就“高尚了”
你要偶尔相信,最了解自己的只有自己。
(另附上学校美图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