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赢稷是这样的人,“完璧归赵”背后的那些事儿

      赢稷,也就是后来的秦昭王。早年在燕国为质,后燕国内乱随母逃到赵国,后辗转归秦继位秦王。


《大秦帝国》剧中形象

先了解一下这位“儿皇帝”

       赢稷是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但同时也以“乖宝宝”形象示人(当了40年儿皇帝 够憋屈吧),毕竟他的母后,也就是著名的芈八子太强大了,在朝中独揽大权,外加他的舅舅魏冉,在朝中俩人真是珠联璧合,呼风唤雨,让这位年轻君主毫无存在感。


宁静饰演的宣太后还是蛮霸气的

       可是在这位年轻君主的内心里,一直潜藏着一种暗流,那就是君临天下!但他又不是那种急于求成,野心勃勃的人,这与他早年在当质子(人质)的经历有莫大的关系,所以说这位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忍,同时又敏感多疑。在几十年隐忍的过程中,他并没有自暴自弃反而在暗地中不断学习宣太后的理政思路,不断在内心中勾勒出未来的伟大蓝图。


白起:人屠的锅我要背多久

一代雄主偶尔也有憋不住的时候

       公元前283年,正值战国中期,秦国国力已经相当强大了,而阻挡秦国战车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赵国。赵国其实在当时是仅次于秦国的大国,赵武灵王改革后让赵国军队焕然一新,战斗力相当强大,再加上连年讨伐匈奴,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赵国上下人人具备尚武之风,彪悍了得,这样的国家对于秦国来说是一块硬骨头,秦赵大战在所难免,谁灭掉谁都有可能统一华夏。


秦赵决战


        在这关键时刻,宣太后由于掌权久矣,日夜操劳终于病倒了,这下给当“儿皇帝”的赢稷内心一个小小的激动,是不是我可以借此发挥下我的能力了?心情着实可以理解,换谁当这么久“乖宝宝”也想表现下自己不是?可是从何做起呢?赢稷烦闷的思索着。


传说中的和氏璧


       机会终于来了,有一天赢稷听说赵王得一宝玉,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和氏璧(关于此玉的故事大家可以百度)赢稷的脑瓜子里开始盘算着如何把壁骗过来,顺便刺探下赵国虚实,就算不能得逞,也可以羞辱下赵国,让秦国上下认为我是个合格的君王,是继承先祖遗训的明君。于是,赢稷派使者去赵国,许诺赵国说,如果把壁给秦国,秦国愿意割15座城池给赵国。(这也是成语“价值连城”的由来)


赵国使者蔺相如


        乖乖,这交易不错啊,战国时代的战争其实就是土地战争,我们相爱相杀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土地么。可是赵国没这么傻,但它又不敢轻易得罪秦国,派蔺相如携和氏璧出使秦国。赢稷听说赵国派使者来送壁,内心一个字美。这还没完,他还安排了一个大锅,如果这位使者不识相,我就把他煮了。看来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中。


将相和 蔺相如 廉颇


       蔺相如可不是等闲之辈,后来的故事中国人是家喻户晓,不多表述。蔺相如靠机智和勇敢把这位赢稷耍了一圈,最有意思的就是让赢稷无缘无故斋戒了五天,后来完璧归赵。赢稷为自己的傲娇和鲁莽给后世留下“千古佳话”,还给后世留下尖酸刻薄的形象。

那么为什么说赢稷搞这事没必要?

一、还是赢稷老兄的性格决定的

      上文提到赢稷早年在燕国当质子,经历过不少政治动荡,这就造成他忍耐力强,多疑,敏感,在加上常年受到宣太后的“呵护”内心一直处于压抑状态,得着释放的空隙就会感到强大的爆发力,感性往往胜于理性。当时魏冉也曾阻止过他不要这么做,但他还是做了。

二、秦国不缺宝玉

       虽和氏璧为稀世珍宝,但秦国自己就有丰富的玉矿石,蓝田玉,史料记载,秦始皇的玉玺就是李斯派人用用蓝田玉雕琢而成,后传于隋唐时期。但传说中说是赵国和氏璧制作,这个靠不住,一是秦国没有这个必要,采自家吉祥之玉符合天意;二是秦赵决战后,一块宝玉很难被秦国获得,或隐藏或破坏,总之,为一块玉作玉玺而大动干戈的事不实际。


蓝田玉印章


三、与赵国开战不需要这这么下作的由头

      秦赵同为战国强国,像俩剑士比武,谁也不敢轻易出剑,要试探对方则就要保护自己。那么在古代要试探挑事,必须要有个由头,要出师有名,名不正则言不顺,古代讲究这个,否则会被群起而攻之。所以说从国家角度要是找借口其实形式很多。

     因此,赢稷搞这一出“献壁”的喜剧完全是个人为凸显其大国国君风范,展现个人“能力”自编自导的闹剧,结果还出乎自己意料。不过这并不影响其在秦国历史上的地位,毕竟国君也是人,难免也会有人性上的瑕疵。秦昭王后期,秦赵的长平大战为秦朝的建立打下了胜利的基础。




  ©️版权归春秋杂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缘念 辘辘车马驶过,梦里醉倒流年,历史无情流逝,做过客望尽争鸣一场。 诺大的咸阳宫内,没有任何声音,只有默默...
    小森geuveu阅读 7,206评论 0 1
  • 和氏璧的最早记载,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说是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
    雪蓉阅读 5,274评论 0 2
  • 后世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说是秦国本就想打赵国,只是希望通过和氏璧试探赵国的实力,而蔺相如的表现正好证明了秦王的推断...
    大任于斯阅读 6,693评论 0 2
  • 又来到了杨家庄,来了刚刚才知道,少男在开学的时候就来了,并没有找到代课的,由此,我就知道明天校长一定不会再管我的这...
    柠檬安然阅读 786评论 0 0
  • 点进来的小伙伴想必都看了娜姐的《痘痘肌,我是如何战痘到光洁如初的》这篇文章,好多人都发来私信求推荐战痘美妆,现...
    是米娜呀阅读 2,953评论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