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课堂教学无生上课比赛中,我们既是选手,也是评委,同时承担着两种角色。没有学生的课,大家只要对自己的教学设计熟悉,课上得都非常流畅,总体来看,每一位同事态度都很端正,足够重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风格,同时也有自己对教学的独特理解。
撇开设计单看形式,无生上课看起来滑稽透了,一个人在那里若有其事地提问、回答、交流,像是一个沉醉在自己世界中的人,自言自语,手舞足蹈。没有学生的课堂总是那样不真实!
比赛的第一天,在学习了几位年轻人的无生上课后,写了一篇日志,认为无生上课更多的是在考察教师的“教”。写完之后,顶不服气,没生就不能“生本”了吗?没生就不去关注学生的“学”了吗?于是乎,思考了很多。我在比赛的前一夜,推翻了自己之前的教学设计,想尝试一节基于“生本”的“无生上课”。
语文教学本质上是一种语言文字学习,要有浓厚的语文味,近几年,也有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语文也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我表示认可,并也在自己的教学中努力实践。语文不仅要扎根于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还应该渗透阅读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和习惯,对接表达训练,这样的课,我认为才能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我们要常常有这样的自省意识: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学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仅仅是文本内容的理解吗?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无论是有生的课,还是无生的模拟课,心里都应该有学生。要真正还学于生,指导学生深度学习,让学习真正发生在每个孩子身上,这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吧!这个“本”是一种方向,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智慧。
有此想法后,就《掌声》一课,我做了如下设计。
简洁导入后,初读课文,采用小组轮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让小组长思考如何安排四人轮读,进而启发学生发现自然段开头的时间词,“上小学的时候”“一天”“从那以后”“几年以后”,然后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分工,自然而然将课文分成了四个部分,让学生很快发现全文的故事脉络。
小组合作朗读一定要有明确的要求,三年级,这些要求不要太公式化,什么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理解不懂的词语,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一二三四五六,这么多要求,孩子们短短的时间能有效完成吗?对于差生,其实他们根本做不到。那就简而化之:慢慢读,认真听,相互帮助。既有学习习惯的要求,也有合作方法的要求。读熟读正确需要时间保证,合作学习朗读,遇到多音字、新字新词,可以互相学习,互相纠正,也让每个孩子都参与了进来,此时后进生也能在小组内得到实际的帮助。
读完后,反馈检测,我找出了文中两处关键句子,引导学生补充、拓展、释词,进一步梳理了课文内容,并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运用重点词语:犹豫、忧郁、歧视。利用文中补白的方式,启发学生边读边想象,读出文字背后的内容。适时渗透阅读策略。
生本的课堂,应该把学习还给学生。接下来,我以文中的“泡泡”语,启发学生对核心问题进行思考,并激发他们再次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独立自学。以老师的批注为范本,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的时候,批注出自己读懂的地方,以及自己还不懂的问题。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课堂上动笔是静心思考的过程,所谓的“不动笔墨不读书”不是一句口号,一个挂在口头上的道理,而是应该教给孩子实实在在的操作方法。
独立自学后,再次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小问题在小组内解决,此时他们需要一个出口去表达自己的发现。小组交流中,老师要巡视,对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集体交流时才能有的放矢。接着,就以巡视中发现的榜样为引领,发现两次“掌声”的不同,启发学生用比较的方式联系上下文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此,学以致用,方法迁移,解决课后练习:如何理解两个“一摇一晃”。
课末,以给英子回信,给“我”代言,让学生成为故事中的角色,同时也是基于故事情节的表达训练。
整个设计是对曾经模式化教学的一个颠覆,我想我上的不仅仅是一节课,更多的,可能是我想传达的一种思想,一种理念,一种追求。用一句很老套的话来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