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故事的开头是一个女孩在自动贩卖机买了一瓶饮料,自动贩卖机自动响起“谢谢惠顾”,当然没有人会对机器的礼貌进行回应,但如果我们也对曾给予我们善意的人置之不理,是不是也把他们当成了一个机器呢?
这是一部日本的短片《反社会人格》或者叫《你的善良一文不值》,全片四分半钟,从一个小女孩的视觉角度,带我们感受假如善良成了异类,冷漠才是主流的世界是怎么样的。
小女孩买完饮料匆匆跑上楼梯去赶地铁,一不小心踩空了,在绊倒之际,一双大手把她扶住了,并且帮她捡起了掉在地上的挂链。她抬起头看到的是一张机器人的脸,由于过于惊讶,她没有说“谢谢”,反倒是机器人说了一声“不用客气”,就转身离开了。
在地铁上,小女孩又遇到了机器人。此时,机器人前面走来了一位抱着婴儿的母亲,虽然机器人看上去似乎很是疲惫,但没有犹豫就起身给那位母亲让座了。那位母亲也不客气,径直地坐了下去,机器人尴尬地说了句:“不用客气”,那位母亲像是没听到一样毫无反应,自顾自地逗着怀中的孩子。小女孩看着机器人,眼里充满了好奇。
走到天桥上,小女孩再次碰上了机器人,这次机器人正在给一对迷路的情侣指路,当小情侣知道线路后,也是没有半分表示就离开了,甚至机器人连“不用客气”都还没说完。看到这一幕,小女孩更加疑惑了,她不理解为何机器人会这么做。
她跟着机器人来到了公园,看到他把别人随手乱丢的垃圾,捡起来放到了垃圾箱里;又看到他帮助一位正在下阶梯的母亲把婴儿车抬下来,然后对着冷漠离去的背影,独自说“不用客气”。
小女孩非常的不理解,她坐在公园长椅上,边吃东西边思考机器人的行为,为什么他就没有发现没有人会跟他说“谢谢”的,他为什么还是要这么做呢?
小女孩继续跟着机器人,来到一个红绿灯路口的时候,机器人蹲下系鞋带,小女孩追上了他,并提醒他说:“为什么没有发现?”机器人有些惊讶地望着女孩,女孩继续说:“对别人好也没有意义啊,没有人理会。”说完,绿灯亮起,小女孩穿过了马路。
当小女孩走到马路对面的时候才发现,挂链再次掉在了斑马线上,绿灯已经闪烁,再回去拿已经来不及。这时,出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机器人帮她捡起了挂链,伸手递给了她,她下意识地回了一句:“谢谢。”
在她准备伸手去拿的时候发现,这是一双有血肉的手,机器人原来是一个年轻帅气的叔叔,原来是自己的不理解,才把他当成了和自动贩卖机一样的机器人,当成了和自己不同的异类。
叔叔和蔼亲切地对着她笑着,说:“不用……”后面的“客气”两个字还没有说出口,帅气的叔叔就被一辆快速行驶的汽车给撞飞了,腾空后被撞到了几米之外,倒在地上的叔叔鲜血直流。小女孩很惊慌,很害怕,也很无助,她用求救的眼神望向周围的路人,但是突然间她发现所有的人都变成了机器人,说着冷漠的话,事不关己,甚至还拍照分享。
影片的最后是一段空白黑幕,只重复了小女孩的那句:“对别人好也没有意义啊,没有人理会。”
稚嫩的童音,说着冷漠的话语,不能不让人深思。
对别人好,毫无意义,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都这么想了呢?假如善良友好变成了一种病态的行为,冷漠才是社会主流的话,那么我们就真的跟机器人无异了。
02
电影中的几个场景都是现实的写照,网络上经常有关于给老幼孕让座的热点评论,当中有不少网友都表示自己好心让座,没有得到一句简单的“谢谢”回报,被让的人似乎觉得这是理所当然。
曾经一次坐绿皮火车的经历,也让我感受到了,好人并不好当。当时,正值端午假期客运高峰,我与一闺蜜相约去玩,火车上我俩是并排的两个座位。刚发车没多久,看到一位中年农村父亲,领着一个四五岁大的小女孩站在我们旁边。我俩见小女孩站着挺可怜,便把她叫过来跟我们挤一挤,他的父亲倒也没客气,推着女孩,说:“去,跟两位姐姐一起坐。”大叔虽没有说感谢的话,但也简单地对我们笑了一下。
中途,女孩困了,连连打哈欠,她父亲就对她说:“起来,我抱着你睡。”然后,他坐到了我们给小女孩腾出来的位置上,把女孩抱在了腿上。原本是两个人的座位,两个女生加个小女孩,勉强还可以,但是硬挤下一个中年男人,让我俩的空间顿时变得狭小,而且跟一个陌生男人几乎肉对肉的贴着,让我十分不舒服。这过程中他并没有询问我们是否可以坐下来,也似乎没有考虑是否会影响我们,因为女孩的腿横在了我的前面,鞋底还时不时蹭到我的膝盖。
面对帮助,要心怀感激,是我从小得到的教育,但那次经历我知道了,不懂回报、感激是件多令人糟心的事儿。那是我印象中最不好的一次旅途体验,从此,我在长途旅行中不再轻易对人施与帮助,你我本就是过客,何必相互留情。
反观回来,这社会中的冷漠并不是由别人造成,而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当别人一次次给予我们善意的时候,我们毫无顾及地照单全收,但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却事不关己,变得冷漠无情,这才一点点让社会变得如此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