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用来理解必要与充分条件-集合在生活中的应用

集合用来理解必要与充分条件

必要与充分条件应该大家都很耳熟而且很清楚了, 但是大家的理解应该是停留在以前数学上的定义上面

下面先列出数学上面的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

充分条件:如果事件 A 发生,那么事件 B 一定发生。我们就说 A 是 B 的充分条件 , a → b

必要条件:如果事件 B 发生,那么事件 A 必须发生。我们就说 A 是 B 的必要条件, b → a

充分必要条件: 如果 A 发生当且仅当 B 发生。我们就说 A 是 B 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a ↔ b

举例1: 小明在合法驾驶,那么小明一定有驾照 ;
这里, 小明合法驾驶 是 小明有驾照 的充分条件; 小明有驾照是 小明合法驾驶 的必要条件;
举例2: 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那么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
这里, 三个角相等 和 等边三角形 是充分必要条件

上面是以前数学上的思维理解充分必要条件, 其实初学充分必要条件的时候感觉定义挺反直觉的

接下来我们将用集合来看待充分必要条件这个概念

我们将上述定义中事件A和事件B都理解为一个集合,那么就可以按如下方式理解充分必要条件了

充分条件, 集合A 包含 集合B, 那么 A 是 B 的充分条件, a → b

必要条件:集合B 包含 集合A。我们就说 A 是 B 的必要条件, b → a

充分必要条件: 集合B 与 集合A 全等。我们就说 A 是 B 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a ↔ b

上面两个举例就可以用如下方式理解了

小明在合法驾驶,那么小明一定有驾照 
集合A: 小明在合法驾驶
集合B: 小明有驾照
┌───────────────────────┐
│ A  小明在合法驾驶       │
│   ┌─────────┐         │
│   │    B    │         │
│   │小明有驾照│         │
│   └─────────┘         │
└───────────────────────┘

通过上面集合图形,可以轻易得出:
小明合法驾驶 是 小明有驾照 的充分条件; 小明有驾照是 小明合法驾驶 的必要条件;

三角形的例子同理, 可以自行尝试绘制了,这里就不再绘制

这样理解其实就非常直观, 用集合去把抽象概念图形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