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感觉走”,到底行不行?以正确的姿势,达到“人生巅峰”

跟着感觉走,抓住梦的手,脚步越来越轻,越来越快活。 -歌曲《跟着感觉走》

01

这句歌词曾经打动了无数人的内心,也一度作为那个年代甚至当今很多人的座右铭。

那跟着感觉走到底正确与否呢,是应该跟随感觉,还是应该遵循自己理性的指引呢,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个疑惑,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个问题。

先说结论,跟着感觉走是对的。

但是,必须要弄清楚的一点是,一定是要追寻完整的自我感觉,而不是部分的感觉。

举个例子,现在我已经吃饱了,已经吃了足够多的食物,体重已经超重很多斤了,但如果此刻我还是要继续吃,直到吃撑或是吃光,就是追随了部分的自我感觉,在本能食欲主导控制下的自我感觉。

02

那何谓完整的自我感觉,又何谓部分的呢?

为了深入论证和验证“跟着完整的感觉走是正确的”这个命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个概念。

人的接收感官有5种,分别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以及体内器官的机体觉,这几种感官就像不同功能的传感器一样,让我们更好地与外部世界交互。

03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也经常用“感觉”这个词,但他们真正想表达的其实是触觉,因为触觉涉及的神经传感点最多。之前有句流行的话叫“人活着是为了舒服”。

这句话内在的原理是:人通过触觉让身体解除了痒的不适感,“舒适值”的感受由负值变为正值,进而让我们产生了舒服的体验感觉,这种不错的体验感觉会在大脑中被强化成一种想法(全身都很舒服),这个想法实际上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我感觉(各方面)非常好的暗示。

04

接下来在输出端(身体行为)输出行为的时候,会输出更为优质的想法和行为。

举例,比如简单的局部挠痒痒(触觉)的行为,进而让人产生全身都舒服的进一步体验,然后这种体验产生了“我全身很舒服的想法”(这个想法即是心理暗示)。

也就是通过对潜意识的暗示把局部挠痒痒这件事的舒服程度放大了很多倍(类似于抽一根烟产生抽十根烟的感觉,人体真的很会玩。其实演员演哭戏也是遵循的这个理论,只不过是朝相反的情绪方向的应用,通过想一件伤心事让自己全身心的伤心,直到哭出来流眼泪为止)。

输出端。输出端即为身体产生的行为反应,比如举手,脸部微笑等。

输出端的工作机理是,首先是意识的活动,然后是身体的行为,而最重要的连接我们输入端(5种感官及内脏)和输出端(身体行为)的是潜意识。

05

潜意识。潜意识是最初由输入端不断输入信息产生(外部环境影响),经过一端时间积累变化,输出端产生的意识和行为也作为另一种形态的外部环境,也开始影响潜意识的形成与变化。

简单点可以理解为在外部环境影响我们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影响了自己,即人本身也干预了我们自己潜意识的形成和变化。

行为会反过来影响自身这点好理解,主要是意识也可以反过来影响潜意识,这点听上去有点绕。

举个例子,比如一个人自己因为愤怒(意识)扇(行为)了自己一个巴掌,进而变的更愤怒(意识)的同时,想到自己怎么处在这样一个体验极差的环境型是中,趋于尽快逃离(潜意识,下一步就是趋于逃离)。简单总结为:身体受到了影响,随后意识受到了影响,进而潜意识也被影响着。

06

为了更好的理解,引入一个通俗概念:“第六感”。

首先这个通俗的“第六感”的解释,有很多派别,东西方的不同理解,心理学和宗教,神学范畴的解释存在一些区别。但我觉得人们普遍在影视作品中接触到的对“第六感”的理解和解释是错误和有悖常理的,即未卜先知。

而我理解的真正的“第六种感官”和“第六感”,是在西方心理学的表达之上,强调一种“平衡性“,即真正的“第六感”虽是潜意识范畴,但不是脱离于意识的,因为他要透过意识或行为才表达出来,潜意识在这个从内而外突破实现的过程中,被意识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干预,从而产生了变化。

也就是说,我们能感受到的潜意识,已经不是“纯粹的”潜意识了,已经是被意识和行为“污染”过的潜意识了。

07

我认为的“第六感官”的定义:上面提到的这种可以反过来影响潜意识的意识,或称潜意识与意识的结合体,可以称之为“第六种感官”。

其产生的感觉可以称为“第六感”,也可以称作前五种感官长期综合作用后,形成的“综合感”。

从逻辑的角度讲,“第六感”或叫“第六种感觉”,其实whatever第n种,不过它的确存在,但和俗称的“第六感”完全不同。

我查了一下俗称的“第六感”,百科词条的第一条解释是一种“超感官感觉”,即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定义很模糊,想表达的是一种神通的感觉。

我觉得这个解释可能是大多数人在影视作品中接触到的意思,是一个不靠谱的科幻感的概念。

虽说量子科学在不断发展,对现有理论有很多突破和挑战,但基于目前的科学研究成果而言,我认为人体固有的生物性构造决定了人的信息来源是通过较为传统的通道,即在来源于器官基础上的感官,那么即便存在“神通”,也不是存在于人类的身上。

08

我给“第六感”下的定义是,人在5种感官及内在机体觉共同作用下对潜意识的暗示行为,其产生的被变化或放大或减弱的“感觉信号”。

它存在和有效的证据是这种感觉使人在意识和输出端都产生了反应,但却不是直接由于5种感官或体内脏器等中的某一种感造成的。

“第六感”的器官支撑主要是大脑,另外5个感官及内脏辅助,几种器官结合在一起的感觉,其实也可以称为“暗示之感”。

这种“综合感”,或者叫“暗示感”或者借用俗称的名字“第六感”,就是人应当追随的完整的感觉。它是一种高度抽象和内化的感受,并对人的意识和行为产生强大的影响,具有非常大的功能性和力量。

09

所以,你应该明白了,什么叫真正的跟着感觉走。

也就是,跟着完整的感觉走,跟着真正的“第六感”走,跟随5种感官的力量,甚至6种或更多力量共同发力的感觉走,而不是任何其中一个感觉就把你带跑偏。

这样的话,或许当人在释放自身能量,实现自身价值的时候就能产生更好的效果,而不至于只是变得“任性”而已,只为食欲或其他感官刺激而造成人整体不平衡,其实这种感觉又可以成为”平衡之感“。

跟着真正完整的感觉走,这种平衡状态的自我感,会让你感到“好嗨”,助你达到“人生巅峰和高潮”。

-一念行 持续关注“一念行”,让知识变成智慧,智慧融入生活。

本文为原创内容,所涉及领域的原创理论研究发现和猜想均受法律保护,转载请联系作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爸爸说,因为你,我才和奶奶起的冲突。我不赞同这个观点,我觉得我和奶奶的事情是我们大人没处理好,不能这么和孩子讲话...
    先锋妈妈阅读 291评论 0 0
  • 周冬雨现在可是很红的了,自《山楂树之恋》走入大众视野后,拍摄了如《倾城之泪》《宫锁沉香》《同桌的你》等等,,, 但...
    段子手万千阅读 264评论 0 0
  • 每个人都在不同方面重复某种心理。因为重复,就把心理能量不断汇聚于此,使这个念头得到强化,进而成为生命主导。这样的例...
    法振阅读 260评论 0 0
  • 对称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Symmetric-key_algorithm)是指在加密和解密时使用同一密钥的方式,...
    linjinhe阅读 1,809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