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深圳最初的印象停留在12岁那年,我们一家人过来玩,这个城市的活力、绿色、秩序(相对当时的广州,那时广州超级乱)、还有那头开荒牛所代表的奋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印象深刻的,还有吃不惯的饮食,那时深圳还没这么多外来人口涌入,以粤式茶点为主,在我的胃看来这一切都是甜的,最后有一天当发现连喝的茶都是甜的后,我彻底崩溃了。每顿饭我都只吃一点点,维持在不会饿死的状态,后来同行的父母叔叔阿姨看不下去了,好不容易找了家吃江鱼的馆子,类似家乡菜,那晚我像火山爆发一样,吃了来深圳之后最多的一餐。
几大城市里我其实最喜欢北京,我喜欢它的大气磅薄,底蕴深厚,大格局与开阔。我第一次去北京的时候还不到5岁,除了留下的照片,其余的记忆已经很模糊了。但有几幕是深深刻在我脑海里的,一幕是宽阔的街面,那时候觉得北京的街道感觉有家乡八条街那么宽,即便沿街的行人道也宽阔无比,那时候扫街还是人扫,用的是那种竹条大扫帚,我清晰记得雾蒙蒙的早晨起来走在大街上,听着远处大妈用竹条扫帚扫过石板沙沙的声音,还有近处竹条扫帚在地面留下的那种轻微的划痕。小小的我看着地上的划痕和无比宽大的街面第一次感受到了某种宏大。
再次去北京时已是很多年后。参加工作后,派驻到那边5个月。此时的北京人口已经爆棚,房价已经爆高,入户已经十分艰难,雾霾也很严重。街道并没有变窄,但是上面穿流不息的人群,已经拥挤不堪,有一次我去客人那里取文件,老板交代文件重要且紧急叫我快去快回,打车去,保证文件安全。结果在长安街上堵了两个小时…
从我住的地方到上班的地铁永远挤不上去,人挤的都快爆出,有一次已经三趟地铁驶过,我还是没能上去,眼看着要迟到了,心里焦急无比。旁边维护安全的大爷实在看不下去,下一班地铁门打开,我还在对着地铁上快被挤出的人群踌躇时,大爷在我后面大喊:“1、2、3…”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就感到后面一阵强大的推力,借着那股力,我整个人向前一扑,活生生的就在地铁那像铁一样结实的人墙里,扑出了一个凹口,然后地铁门在我身后“砰”的合上,我就这么奇迹般的上来了!
尽管这样,那五个月的北京还是给我留下了无比美好的回忆。记得一次去颐和园,当时相约的小伙伴临时去办点事,我就一个人在园子里逛,逛到一半下雪了。走过一出观景台,稍微停留了一下,一个大爷把我叫住了,一口浓重的京腔道“姑娘,你上这边来看”,那是一个石头堆成的类似假山,稍微有些陡,所以行人道以及观景台被设置在了旁边,一般游人不会过去。我就顺着大爷的指示走了过去,眺望了下湖面。他说,“你登上这个再看”我爬上那块石头。他说是不是“多走三步,景色大有不同!”我连连称秒。看我懂得欣赏,大爷展开了话匣,说“这是当年乾隆皇帝观景的地方,当年乾隆就是登上了我现在站的这块石头,发现了不一样的景色,所以这石头又叫龙抬头!”瞬间觉得好神奇,一个这么不起眼的角落,原来有那么多故事。古今贯穿一体。那大爷继续滔滔不绝,拽着我一直讲,我观察了一会儿,他不是景区工作人员,只是个爱好者,就在这里,驻足远望,看到有缘人,就给予“观景指引”。
等我走下山,发现硕大的湖面已经结冰了,那冰也不知道结不结实,但已经有很多人在上面走了。于是我也大着胆子,找了一处,走上了冰面。薄的地方能感觉冰在脚下裂开的动静,带着冒险的激动与欣喜,我快速走向中间,发现离开岸边后,越往中间走,冰反倒会结实。我就走啊走,时不时滑一下,走到湖面中心再回望,哇塞,雪后的天空特别干净,远处的山上,亭台楼阁,屹立在那里千年不变,一切的一切就像一副卷轴画摆在眼前,那种美恕我语言能力有限,无法形容。整个视野非常的空旷,360度无遮挡,每个角度的景色大有不同却又相互呼应。我在湖中央,缓慢旋转地欣赏,再加上雪后的清新,兴奋的想要大叫。这真是最佳观赏点!而且是绝版的不能复刻的景色,需要不太厚的积雪,晴朗的天空,和结冰的湖面,和恰到好的心情。欣赏了好久,我在湖面继续走,就这样横穿了大半个湖,选了一处冰面还算结实的点登陆,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也不知道会不会掉下去,但是那种探险的兴奋与景色的陶醉笼罩着我,让我感受到一种极大的快乐与幸福。
上了岸,走到人多处买了一个大妈提着箱子卖的正宗北京糖葫芦(我的最爱,哈哈哈)向出口走去,与小伙伴汇合,迫不及待分享激动的心情和喜悦。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