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个五月
我读完了十本书
阅读时长37小时09分
平均日阅读时长一小时以上
这是我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阅读习惯的第一个月,因此就简单地聊聊我在阅读这件事上的一些想法。五月读完的书我会挑一些放进六月的书单中作分享。
我从小就是个不爱读书的人。因为小时候没有在阅读中感受到乐趣,渐渐地也就对阅读失去了兴趣。
小学的时候,老师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读四大名著,还给我们在书商那订了整套出版的外国文学系列丛书。
小学生多少都会有害怕老师不喜欢自己的心理活动。那时候的我觉得,不读完那些书的孩子老师是不会喜欢的。其实那些书我妈都给我买了,但我基本上没读过。
所以每次老师问“班上还有没有人没读过四大名著啊?”之类的问题,我都会下意识地将视线从老师的脸上移开,脑袋似摇非摇,浑水摸鱼。我对这些名著实在提不起阅读的兴趣。
我那时还不懂得,其实读书是件极私人的事,读自己爱读的书比什么都重要。
我小时候看的最多的是言情小说,不太正经,可却是我爱读的。在当时,小学生看言情在老师和家长眼里是件及其严重的事情,一旦被逮到是要成为重点批评对象的。可越是这样,我就越沉迷其中。
现在想来真不是言情有多好看,只是我的猎奇心在作祟。想要对大人们严令禁止的阅读领域一探究竟。另外,跟那些不太好读的名著比起来,读言情要轻松愉快得多。
喔,不过话说回来,我也还是看过一些正经的课外书的。《鲁滨逊漂流记》《窗边的小豆豆》《谁动了我的奶酪》…应该还有些别的,但此刻能回想起来的只有这几本了,读他们一定是因为发自内心的喜欢。
如果小时候就有人告诉我,读书一定要读自己爱读的书,而不是用那套名著标准来引导我的话,我想我可能会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毕竟探索自己爱读的书就像是在寻宝,有趣的过程会让阅读这件事变得极具吸引力。
小时候有着充裕的课余时间可以阅读,没有太多来自外界的干扰和诱惑。可我却没有好好把握。现在生活在信息时代,网上冲浪的快感早已麻木了人们的阅读神经。我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好好读过书了,阅读数量可能连一年三本都没有。
时间一长就会发现,没有大量阅读的输入,输出就变得不太容易。近段时间这样的感受尤为明显。所以,五月起我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大量地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在阅读方式上,我选择了ipad进行电子阅读。选择电子阅读并非是觉得纸质书不好。而是我在权衡了阅读成本后做出的最优选择。
现在多数实体书店里陈列的书籍都带有塑封,一本书籍只能看到封面。可一本书我有没有兴趣阅读不能光由封面决定。封面上的信息只会吸引我去翻开他,随手翻开后浏览到的两三页内容才是最终决定我是否阅读它的关键。
除此之外,在我有着大量阅读的需求时,纸质阅读会大大增加我的支出,还有外出购书所花去的时间成本。所以,经济又方便的电子阅读方式是最适合我的。
当然,我偶尔也会去逛逛书店,一个月一到两次吧。对于喜欢到想一读再读的书籍还是会想买回家收藏。
在书籍的选择上,我会看很多博主推荐的书单,然后去电子书城里搜索翻看。
不过我发现,在这种方式下我很少找到自己有兴趣的书籍。每个博主都会有自己的阅读品位,可能是因为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找到与我品位十分契合的那个。但我仍认为看书单不失为一种搜罗书籍的好方法。
如果别人推荐的书单里没有我感兴趣的书籍,我会随意浏览电子书城里的排行榜,以此挖掘一些宝藏。如果一本书的书名和封面设计足够吸引我,我就会点开随意浏览两三页,粗看觉得内容不错就会加入书架以待日后阅读。
我现在看的书大多是通过这种方式找到的。不过也有加入书架开始认真阅读后,发现内容不够吸引我,再从书架中删除的。其实读书是件极简单的事,翻开就读,读不下去就拉倒,不必强迫自己一定得从头到尾读完。
“世上没有非读不可的书。读自己喜欢的想读的书就行。” ——Pain365日
现在我每天都会花1-2个小时阅读,半个月能读五六本书。不过现阶段的我更追求阅读数量,在积累了一定的量后,肯定会更为注重阅读质量。所谓量变促成质变。
刚开始阅读时,没觉得自己能坚持很久。但渐渐地,我发现,只要是读自己感兴趣的书,每天都抽出时间坚持阅读其实并不难。
在一个月的阅读中,我已经感受到了阅读的些许乐趣。六月我会继续保持阅读,希望能将阅读培养成我生活中的一个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