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爸爸看到邻居家修桥,宽度是我们家的四倍,他一直重复说:“有钱,人家有钱。”妈妈说:“别说他有钱,买摩托车的钱都是借大女儿的,说不打算还了。”我问妈妈:“他们家几个人的责任田。”妈妈回答:“三个。”还没有我家
多,并且平时他们年纪大了,也不出去打工,责任田不是经济作物没什么指望。我说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凡事不要只看表面现象。
我们都会经历失败,如果你想持续成长,那么也意味着你失败的次数会比普通人多。
重要会议时我们错过大客户的重要电话,家人有意外情况,让我们不得不调整原计划。不过大部分失败都是良性的。
每个人的资源、时间、精力、金钱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学会权衡互相冲突的目标。
如果偶尔失败,可能你方向是正确的,如果你经常失败,那意味着你没有反思、探讨、调整自己的行为。
如果你从来没有失败,那么你不是特别优秀就是特别平庸。(特别平庸的可能性大)
大部分人会被短期目标吸引,而没有进行长远规划。这造成我们只做紧急不重要的事情,而不是重要不紧急的事情。经常做紧急不重要的事情本质是我们在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上做的不够好,甚至根本就没做。
能够实现长期目标的都是能够有周期的持续更新的人,比如打算写一本书的人。
我们所处的环境很容易让我们做容易的、紧急的事情,而不是重要的事情。举个例子,我写作时会查资源,可是经常会被各种刺激的爆炸性新闻吸引,导致点个没完。解决方法是什么呢?去掉干扰源。
如何减少系统性失败呢?利用好提示、触发、行动、习惯,这个循环。比如写个便利贴提醒自己,比如把准备读的书
放在身边。
如果你不断失败,很可能是系统性失败,需要立即检查、反思、调整、改善,如果偶尔失败,那是良性的,是一切正常进行的体现。升级你的技巧,给失败打上补丁,持续更新自己的操作系统。
失败对有些人来说感觉是毒药,有些人把失败当作蜜糖,两种看法决定了不同的做法,不同的做法导致命运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