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觉民故居

在福州最后一天,终于抽空去了家门口的林觉民和冰心故居。和门口保安聊了一会儿,也算搞清楚了这所宅子的来龙去脉。大概就是,作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于1911年4月27日在广州起义失败后被杀害,岳父(意映卿卿的父亲)担心祸及家人,紧急出售了杨桥路这所宅院,举家迁往早题巷。

接手的买家正是冰心的祖父谢銮恩。谢家于1911年11月由烟台经上海辗转回到福州,住在这里。走进院子,右手回廊赫然挂着一张林徽因的小像,巧笑嫣然。原来她父亲林长民,恰是林觉民的堂兄,因为同族,得以为此。

可我心下不禁骇笑:这也算不是冤家不聚头么?林徽因登堂入室地挂在此间,冰心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事实上,谢婉莹、林徽因同为榕城才女,真是相煎何急。冰心那篇著名的“我们太太的客厅”,今天读来实在也是有些狷介小气,透着女文青情场不得意的醋意与刻薄,殊不可取。

左侧紫藤书屋里,有冰心年轻时的照片,实话说,虎头虎脑,而有忠厚人的刻薄相,未见才情,和林徽因的秀外慧中相比,高下立判。就文字才华而论,也不在一个量级,一言以蔽之:小女人文章,秀丽有余,气概不足,透着矫情。

我总觉得,世人对才女的美,或者美女的才,总是特别宽容的。两相对冲,如各有六十分,那也马马虎虎拼凑拼凑,就可算作个八十分的人才了吧。实在不怎么喜欢年轻时的冰心。当然,活了一个世纪之后的慈祥老人倒是更讨喜的,冰心奶奶这个身份,比少女冰心可爱太多。

穿过一间陈列着《与妻书》原稿的屋子,走到最里一进,就是林觉民和陈意映的卧室。有佳人照片在墙,实在与“秀美”二字无缘。“意映卿卿如晤”云云,幻灭没商量。而仔细读她故事,确实感慨。陈意映父亲官授四品,她幼承庭训,耽诗书、好吟咏,曾有《红楼梦》人物诗一卷。

嫁给林觉民后,在此共同生活六年,其中四年都基本是独守空闺,丈夫或留学日本,或起事广州,聚少离多。1911年4月林觉民牺牲后,她于5月早产诞下一子,之后抑郁过度,1913年去世,留下两个孩子,一册书稿。年仅22岁。“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与妻书一段,红尘情侣心心相印而不得终老,人间憾事。

庭院不大,楹联若干。随手录之。

学如上水行舟不进则退

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


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弗为


知足常乐

能忍自安


蛟毫雪篆一帘

尘尾清樽贰径


雷霆走精锐

冰雪净聪明


立修齐志

修忠孝心


兴寄东山兼北海

人非西蜀即南阳

最后正堂这联口气太大,下联直指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上联有孔融及谢安典故,暗含李白句子“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谢家人的自我标榜真是草蛇灰线、曲径通幽,太高级。

2015/01/03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想要讲的话题有两个。 第一个是自私。在群居动物的人类当中,自私是躲不开的话题。在自己感同身受的生活状态当中,特...
    水仙与恶魔Slog阅读 3,996评论 0 0
  • 更高级的信息反馈,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提供更详细的回复,尤其是重要消息。比如ox下,用pages打开doc文件...
    freshtime阅读 864评论 0 0
  • 注一:本文本着「写完一篇文章再砍掉一半」的原则,不必要的解释和说明都没有详细展开。 看不清请点开大图~ 简书 fo...
    陈加新阅读 45,666评论 40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