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的设计》第四章 寻找极致之美

图片发自简书App

宗教发展必产生艺术,这是全世界共通的现象。

正是源自于虔诚敬畏之心,宗教艺术才显庄严宏伟,超越人类力量的范围

若是计较得失,艺术无以诞生。

1、领会“无常”的设计

没有恒常,只有流逝、消失,日本正是运用植物来表现创造这种无常观。

2、无限的可能性

《禅与美术》将禅分为五类:不均齐、简素、枯高、自然、幽玄、脱俗、静寂

遇到设计中的难题时,没有所谓的完全,禅艺术追求:超越完全的不完全之美——先破坏所谓完全,再超越它,达到不完全,人性与精神性才能得以融入。

没有终点,方有作品的成立,创作永无止境,或许才是最佳的态度。

3、简素,朴实单纯中的丰富

禅追求高度朴实的美,需要具备看透素材拥有的表情和美感等特性的能力。

必须在脑海中,不断去芜存菁,直到再也没有任何无谓之物。

添加容易,削减却需要勇气,没有常年的经验和自信,实非易事。

4、枯高,事物真髓之美

枯高,枯挺坚强,曾经美丽的事物,枯萎凋零,却越发美丽。在枯竭的笔墨中,感受劲道,得见魄力,这就是枯高,也是蜕去悟道恃骄的姿态

5、自然,无心且有力

自然(不做作),创作者的态度必须是无心且单纯,具有踏实的基础设计,打造庭园而不受设计拘束,自然的打造庭园,这样的心态才能打造出不做作的庭园。

后期的维护也很重要,需要让人看不出任何休整却能让树木重现清爽整洁的氛围,不破坏树木的本性。

6、幽玄,想想看不见的事物

7、脱俗,否定形式的自由境界

舍弃世俗拘泥的美,随性画出自由奔放的形态,而以这种心境去掌握空间

(西芳寺庭园入园便有“脱俗”的氛围)

8、静寂,寻找内心的宁静

寻求静寂不是逃离日常生活,而是处于闹市仍能感受内心的宁静,体会如同坐禅一般的体验

9、全方位角度思考的心态

收到拘束时,自己的心也会被束缚,想法就会狭隘;必须让自己保持从全方位观察的心态。

10、在“留白”中注入“思想”

禅言: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流于形式的设计相比于留白,是最轻松的做法,留白是最为上乘的做法。

绘画或庭园中的空间是留白,具有动作的事物在静止的那一刻也是留白(间)

11、灌注于留白中的思想

1)自然体会到自己活在浩瀚的宇宙当中是一项恩典

2)能够感受真实、真理、道理(真理即为佛,感受到佛则是悟)

12、运用否定加以肯定(禅的艺术)

水墨画,否定色彩,反而产生无限的色彩,从而反向的肯定色彩。

将肉眼无法看到的“心的状态”设法置换成其他象征方式,借此抒发自己。然后在表现、想象当中,感受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