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医不叩门,道不轻传

        日前,在简书里看到一篇文章,不长,节选原文如下:

      医不叩门,道不轻传。

      医治身疾,传道补缺。

      身疾易治,心病难医。

      易为补缺,自在难得。

      不请自来,必招人嫌。

      医者如此,道者更甚。

      医者治身,道者补心。

      治身以有,补心以无。

      身形见有,人心本无。

      人性常伪,好有欺无。

        此文引我无比感叹!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题目,我们就不难看懂:医生不会主动去敲人家的门,说:你有病了,我给你医治!同样,真正的大道,也不会轻易传授给一般的求知者!也可以理解为,普通人、泛泛的学习是得不到真传至理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就很经典: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这既是“医扣门”的事例,所谓“不请自来,必招人嫌”(看看华佗被曹操所杀就知道有多“嫌”了!),也有可能是“医不叩门”的警示,有了从此不再之规。其理,远不止于医患!也是“医者如此,道者更甚。”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认识一位老中医,为人中厚友善,但一身绝技却不外传。我不解,问她为何?她说,中医传承有规矩,是师傅选徒弟而不是徒弟选师傅。换句话讲,“不是那块料”,师傅是不教的!“那块料”,我理解既有术上的悟性,更要有道上的德行慧根,要有智慧!

        无巧不成书。我有一姐姐,她儿子因伤求治于王姓中医,被王先生一眼看中,想收留为徒,姐念儿子在读博士恐被荒废而拒之。王先生无奈,收认义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医者治身,治其有,道者补心,补其无。常医治有病,圣医治未病。

        黄帝内经有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怎奈,“人性常伪,好有欺无。”不知有病为常,好有贪得,恶舍难弃。嘴上说“健康第一”却贪吃好饮,口口声声“舍得放下”却舍命求财而不悟!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下以为,悟道之理在于格物。作为一种动物,人食五谷杂粮、怀七情六欲于世,品酸甜苦辣咸,历喜怒哀乐忧;感人间悲欢离合,悟命中生能净空。随日月朝夕,从春秋更迭!既然是格物,自无捷径秘籍可求!君可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察万象以修心,需百年乃成?!

        急不得,急不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老子毕其一生,留下金字五千,还是出于万般无奈,是何等的“不轻传”?!又有几人看懂其“妙”?

        大道至简,吾当自省!

        自在难得,自在难得!

图片发自简书App


              2018年11月22日未时

              于合肥~北京高铁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8.8.26 昨天说忙确实忙,但看到小莉的那句话,让我无地自容——各位同修,共修的目的在哪里? ...
    若嘉阅读 2,795评论 6 5
  • 第一次更 2017年4月13日 二十三年前 阴历的十月六日是个好日子,根柱娶了隔壁村里最漂亮的女子春花,这一天,根...
    rangel阅读 3,047评论 12 2
  • 踏入职场一年多,但感觉越来越焦虑。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自己的才华配不上野心,我承认我是一个浮想翩翩的人,各种各样的决...
    艾涤生微习惯3650天阅读 3,59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