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道夫·赫斯是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副元首,是一位忠贞不二的民族社会主义革命家,是从党的初期便一直紧紧跟随元首步伐的坚定支持者。
他出生于优渥的德国商人家庭,毕业于德国最高等的学府,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希特勒同在一个团队。
26岁时,他投身加入了民族社会主义革命,成为了德国工人党的第16名党员。27岁时他第一次被元首的演讲所折服,他在《领导德意志恢复旧日荣光地位的人应当是怎样的人》一文中写道“在一切权威荡然无存的时候,只有一个来自人民的人才能确立权威,独裁者在广大群众中扎根越深,他就越能了解在心理上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工人们也就越不会不信任他,他在最活跃的人民阶层中也就越会得到更多的支持。他本人与群众并无共同之处。象一切伟大人物一样,他有伟大的人格,必要时他不会因害怕流血而退缩。重大问题总是由血和铁来决定的。”
29岁时和希特勒、戈林、希姆莱等一大批党的元老一起手挽着手,朝着巴伐利亚武装警察黑洞洞的枪口,无畏地走去。革命失败后本可离开,但他却选择了与希特勒在同一监狱服刑,他留下来做希特勒的秘书,为纳粹留下了“圣经”《我的奋斗》一书。
31岁时,德国工人党经历了其建党以来最大的改组,希特勒凭借其超强的政治魄力统一南北德国的民族社会主义团体,避免了党的分裂,建立了一个以“领袖原则”为基础的全新的“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此时,赫斯任希特勒的私人秘书,开始了其平步青云的政治生涯。
38岁的赫斯成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党卫队全国副总指挥(上将)、德国国会议员。
在其39岁时,纳粹革命取得了胜利,他也到达了人生的巅峰,成为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的副元首、帝国不管部部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赫斯更是被任命为德意志帝国元首的第二顺位继承人。
鲁道夫·赫斯的一生对希特勒都是充满忠诚的,在1934年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鲁道夫·赫斯深情地喊出了“希特勒就是德国,德国就是希特勒!胜利万岁!”
1941年为了达成与英国的和平协议,为纳粹德国赢得良好外交环境,鲁道夫·赫斯只身一人飞往英国,德国为英国开出了“保留其殖民霸权”的优厚条件,但英国政府还是扣押了赫斯。
被囚禁在英国的赫斯没有放弃对民族、对元首的忠诚,他留下的信件让希特勒宣布他“精神病发作,所做行为与帝国无关”。
1945的冬天在纽伦堡,他没有给党和纳粹德国丢脸,他依然高傲地宣传“元首是纯粹理性的人,他没有做错什么,我很自豪我生活在德意志民族最伟大的儿子的领导下。”
1987年8月17日,赫斯在于柏林施潘道军事监狱内的小别墅上吊自杀身亡,享年94岁。不过当时赫斯的脖子上有绳索多次缠绕过的迹象,勒痕呈平行状,因此有不少人认为赫斯的死并不单纯。赫斯死后,他的家人便要求律师让施潘道监狱将所有赫斯的私人物品交出来,其中包括赫斯的笔记本。然而,赫斯所有的私人物品也跟着消失的无影无踪。当赫斯的儿子强烈要求要对赫斯进行第二次验尸的时候,慕尼黑法医学院在1987年8月21日对赫斯进行了第二次验尸。专家发现:死者脖子上有绳索多次缠绕过的迹象,勒痕呈平行状,没有任何自杀痕迹,实属谋杀。
而赫斯的儿子沃尔夫·赫斯也说:“我对第二次的验尸结果深信不疑。因为这年,父亲可能被特赦出狱。在1987年春天的时候,父亲曾告诉我:“苏联人准备放我出去,但英国人却准备杀死我。”的确,多年来,国际社会一直呼吁四国政府以人道主义精神将赫斯释放,但都遭到了苏联的反对。但是,1987年苏联新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莫斯科放出消息称他们可能会将赫斯释放。
在赫斯死亡之谜的调查上绝对有很多的顾忌。赫斯,作为一个纳粹的创始人,在德国右翼分子当中的影响力非比寻常。1946年9月下旬,法庭继续对赫斯进行审讯。当赫斯否认自己有罪时,一位美国律师站起来,展示了一张纳粹组织的系统表,这张表表明:希特勒的指定接班人首先是赫斯,然后才是戈林。
报道称,即使赫斯当时真的万念俱灰,根本不可能将自己吊死。因为当时的他已患有软骨病,根本就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甚至连扣衣扣、系鞋带都要别人帮忙。所以,这样的人怎样怎么可能拉断一根粗长的电缆,再把它打结,把它套到自己的脖子里去呢?慕尼黑法医学院的病理学教授沃尔夫冈•史潘曾说:“如果死者是上吊死亡的,那么绳子在拉紧之后,脖子上的勒痕的方向一定是朝上的,但我们发现死者脖子上的勒痕却呈平行状。我敢打赌,死者决不是因自杀而死亡。”
赫斯被关押了长达42年之久(1945年5月—1987年8月17日)他是关押时间最长,也是级别最高的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纳粹战犯。
英国当局至今没有解密关于赫斯副元首审讯及死亡的文档,是不想将这位伟大的、久经考验的德国民族社会主义战士对希特勒的忠诚和勇敢的献身精神这个真相公布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