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希望你也喜欢自己》房琪

房琪有本书叫《真希望你也喜欢自己》,主要讲了一个最普通人家的寻常女儿,如何抽枝展叶,在寻常的土壤、寻常季节,在上升通道并不那么宽敞的空间里,尽力攀缘向阳,生长出属于自己的不那么寻常的小花。

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

你不需要成为任何人,要做你自己
人在黑暗里太久了会畏光,在雪地里太久了会雪盲。我们习惯了一种生活状态时,就会对“改变”这件事产生本能的恐惧,有时候甚至连生理机能都会帮我们一起抵抗。
可生活并不是电视剧,一个念头的出现也不能成为逆袭的开始。与人斗也好,与命运斗也罢,逆风向上攀爬的人生才会更让人热血澎湃。我们只活一次,还没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凭什么要让认命呢?

我们不活一个点,我们活的是连续和起伏
人生有很多跌宕起伏的时刻,没有人能够一路顺遂,我们要学会接受高潮与低谷对我们的席卷与反噬。从顶端的喜悦到坠入谷底的失落,也是人生一堂必修课;人生中因为被遗落、被选择、被误解带来的委屈不甘的时刻,真的有很多。
经受的挫败和孤独,并不会给自己一生盖章,并不意味着就此失败无所作为,你依然可以再次昂首挺胸,去迎接崭新的未来,依然可以重新选择方向,去迎接属于自己的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焦虑、会不安,其实这些都是天然会存在的情绪,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把焦虑、不安全部消灭,这不仅不可能,而且没必要。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们和决心、奋斗一起安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控制好彼此之间的变量,让它们变成对自己更好的激励。你要记住:当你真正喜欢自己的时候,你才会发光。

我们要认识自己
我们再朝自己的目标迈进的时候,一定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虽然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认识自己了,但对自己的了解真的并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我们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点滴发现与总结。无论面对的是大事件 ,还是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以让我们对事情背后的本质有更深的认识和反思,对自己逐步形成一个非常明确的判断。
只有了解自己的弱点和缺陷,才能明白自己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别害怕,当我们把蒙在自己身上那些模糊不清的判断和偏见像竹笋一样,一层一层地剥开,露出里面鲜嫩而青涩的部分时,我们才算和自己相熟,才算真正认识了自己。

我们要有野心,同时也不要渴求公平
野心从来都不是贬义词,因为你想要被人看见,就必须站在有光的地方。我们需要勇敢的承认自己在乎,承认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并不丢人。我们都是平凡人的大多数,想要的东西并不自己努力争取,难道要等着别人送给你吗?
野心不是也不应该是一件难以启齿或羞于表达的事。它是对生活始终抱有追求和渴望,是永远在对自己的当下给与肯定的同时,依旧有仰望的山头和方向。我们要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们要去哪里。在承认自己平凡的同时,也要承认自己不甘平凡。接收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坦然编队来自生活的打击和伤害,永远获得直接、热烈、津津有味、热气腾腾。
野心就像一团火,它让我们知道,只有不断超越,才能更有安全感。每当我们感到疲倦或稍有懈怠时,心里那团火总会说:只有足够努力,你才能配得上你的野心。在他燃烧时,我们要小心别让这份热烈烫伤别人,只把它放在自己心里为自己提供能量就好。
你认为的不公平,其实是你还不够好。成功者没有那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借口只是遮羞布,万事不如意才是人生的常态。人生就是这样,我们没有办法常常都赢。停止抱怨不公,停止嫉妒别人的幸运,把那些时间留给自己,去变的更加强大吧。只有强者,才有资格把过往的丢脸经历和挫败变成当下的励志故事,甚至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关于安全感和金钱
没有安全感是一件坏事吗?并不尽然。在房琪看来安全感的内核就是能力,是把握人生主动权的能力,是在机会中证明自己的能力,是拥有生存本领赚到钱的能力,是能独自简历抵抗风险机制的能力。只有用这些能力把自己武装起来,才会让我们在面对每一次选择时,不害怕、不失控。
有时我们必须承认,好的机会可以让我们掌握更多的能力、看到更多的可能,可金钱的确能带来实打实的来自现实层面的安全感,所以钱其实挺重要的,至少它会让你在这座城市里过得没有那么狼狈。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梦想也没有办法脱离生活。金钱不是唯一,不是所有,它本身没有那么复杂,也不需要那么多意义。只是当问题铺面而来的时候,金钱让我们可以有一个名字叫“不”的选项,可以尽量减少那些不得以的妥协和退让。
我们没有办法阻止周围诸多事情的变化,也没办法阻止很多人的离开以及很多情感的变迁,但唯一不变的是自己的内心和长在身上、可在胸口的勇气和能力。千万不要害怕,安全感其实从来没有躲起来过,它始终在我们身后,帮我们把自己变成可以保护自己的最坚韧的铠甲。

关于平凡与试错
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必然会有好的回报,很多事情本来就是徒劳无功的,但我们很难接纳自己就是一个平凡的人。
人生的选择没有对错优劣之分,人生的方向也不是只有一套标准答案,或许我们终其一生就是没有办法做这个世界的主角,但不妨碍我们可以做自己的主角。找到自己的主场,不去别人的赛道奔跑。平凡不是平庸,也不意味着我们会放弃努力、向上、奋斗和奔跑,而是让自己活得更加脚踏实地,不在惧怕和焦虑,学会和自己的渴望、不甘、不足相处,并学会给自己够的温柔和善意。平凡不一定是唯一的答案,但是敢于接纳平凡,才是真的勇敢。
不是所有人都能足够幸运,可以在二十多岁的年纪找到一生笃定的奋斗方向。我们不过是平凡的大多数,但从不甘于平凡,一直在寻找目标的路上。有时候我们选错了,也并不意味这人生从此就一事无成。相反,比起“错”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试”的过程,它能让我们更加强大、诚实地面对。我们不需要强行说服自己拥有“干一行爱一行”的心态,只有找到那条最适合自己的赛道,我们才可以披荆斩棘。

关于吃苦与自我接纳
拥有吃苦的能力并不是要在时间的维度里去过苦日子,而是能战胜时间带给我们的一次次挑战和挑衅。长期对一件事情保持高度关注,拥有长期聚焦的自制力,且能够积极地调整自己在不同时间维度下的状态,用自律和专注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才是真正辛苦的事情,也才会真正给我么带来只属于自己的自由。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人生中完成一个名叫“自我接纳”的过程,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学会关注“我是否可以为自己变的更好”。学会与人共处,终极目标不是被所有人喜欢,不是期望满足别人的期待,更不是去取悦别人,而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一个靠谱的、值得信赖和尊重的合作伙伴,可以创造出让自己和他人都觉得舒服的状态,可以放心共事,彼此交与后背而不会给人带来压力和负担。

关于情绪
我们只有不被情绪所蒙蔽,不被周围的声音所影响,不陷入纠结的死胡同,我们才能更加清晰地发现事务的本质和价值,更加明白自己为什么会选择当下的工作,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着急的人生势必会被更多的兵荒马乱填满,当人身处过山车般的状态之中时,有怎么能以平静的心态和情绪来面对未知?急于求成的背后,或许只是摇摆不定的底色与根基。所谓成长,不就是把哭声调整为静音的过程吗?而情绪本身,其实并不是我们对世界的反应,只是自己构建的世界。

不要停留在原地
如果你想要享受自由切换角色自已掌控的人生,就要承受多重身份带来的挑战和压力。舒适圈不是错误本身,也不是避之不及的“不上进”的代名词。它是我们通过不断的试错,发现自己擅长的可以发挥和放大优势的领域,既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该随意丢弃。就像那句经典的话说的一样:人不可能赚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但我们可以选择扩大自己认知的边界。
当我们对一件事情的本质有了清晰地认知和了解时,就会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向,也不会有看不清弄不懂的焦虑和迷。人生没有捷径可走,每往前一步都至关重要。我们不能仅凭一时的结果来判断一件事情的好坏,所谓的正确答案也不是侥幸的一蹴而就来获得。
逃避不是方法,时间不是解药,向前奔跑的姿势更加接近答案。

你要去看看这世界
人生只有一次,要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要尽可能地多去看看这个世界。在与世界相遇的过程中,你一定能收货很多美景,当然也包括你自己。你要相信,你是怎样的,这个世界就是怎样的。别人的人生经验、路途上的洪水猛兽,都不应该成为你的阻碍,不应该定义你的人生。你的人生,由你的天地决定,而天地广阔,值得用奔跑的姿势相迎。

没有人可以替你的人生做决定
人生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是在为自己的人生画一张越来越清晰的画。选择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立场不同。
我们不能拿统一的标尺来衡量每一个人心中对事物的排序和对这个世界定义。直到我们长大,我们才会懂得什么叫作选择的自由,体会到善良和温柔的强大。人生真的有很多种追求,没有对错,也不分高下。就像有人把人生当做赛场,就一定会有人把它当成游乐场。

去过动态平衡的人生
如何才能把人生掌握在自己手里?相信每个人的内心都曾萦绕过这个问题。但比起那么用力甚至是极致地想要去掌控些什么,更重要的是学者接纳人生里的每次潮水起伏,过动态平衡的自洽人生。而所谓动态平衡就是意味着能力与张力共存。

别怕,会有光
不要因为短暂的迷茫和辛苦,去唱衰理想和奋斗的长久意义,不要因为短暂的泥潭,而不敢在抬头仰望高楼。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那么一段暗暗的隧道,或长或短,但别怕,只要你坚持往前方走去,前方总会有光。

————作者《房琪》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