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时代,尚未远去

《中国诗词大会》掀起的漪澜至今未散,前段时间各大公众号接连推出与之相关的文章,或是分析董卿童年时所接受的棍棒教育,或是褒扬《诗词大会》总冠军武亦姝母校的教育方法,或是八卦各种噱头,毫无疑问,这一场热烈的讨论皆由诗词大会引发。

北大博士陈重、16岁才女武亦姝、诗词名句张口即来的董卿,都因着诗词大会火了一把。而这把火,源自大众对知识、对文化的崇高敬意。

至今,提起文化人,多数人都会敬仰三分。

然大抵是因为文化人,不仅有天赋,还能够耐得住一般人承受不来的寂寞。

万物以稀为贵。

倘若人人都能做成学问成为文化人,恐怕学问和文化人就真的不值钱了。

自古名士真风流。历朝历代被传颂的除了帝王将相,便是才子文豪。

一来,籍着文字的光,文人墨客由着作品使自己流传下来。

二来,是真名士自风流。每个时代,出类拔萃的往往就那几个人。

总而言之,“舞文弄墨”者也多受追捧。如今,普遍浮躁的时代里更是缺乏坐得住静得了的人。

回到诗词大会本身,有人说,背那么多诗有什么用?何以得众人的青睐?有用与否暂且不论,大多数人做不到,做不到熟读唐诗宋词,更做不到张口即来。

我不知道这把火能烧多久,但我已明了,崇尚知识的时代,尚未远去。这颇令人欣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