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与孩子整理书包的过程中,孩子突然就说起了周一听写整体认读音节的事情,而后我便要求他多练习几遍,她很沮丧地练习了几遍,但心里一直发毛,嘟嘟囔囔,“我不会写,我肯定写不出来……我一次奖状也没领到,一个小礼物也没有收到,我就是学不会……”
“那你学会不就可以得到奖状了吗?”
“我声母会写,可是老师已经不听写声母了。”
“你多写、多练,就能学会的。”
“我学不会,到期末我也得不上大礼物了……”
“得不上就算了,谁让你不努力!”
我俩对话之后,孩子哭了,哭得那么伤心,总显自信心不足,但一次也没有得到过奖励的打击,也是颇为严重的,作为家长的我,也不知如何安抚。她还在纠结地说,
“上星期我也吃完饭了,当上了光盘小达人,但是,老师也没有拍照和奖励小粘贴。”
我的孩子就是这样慢热,老师的关注已经不在这里了,但是她却迟钝地才反应过来,要当光盘小达人,而终于光盘一次时,周围的人和事可能已经过渡到了下一个主题,就像老师已经开始关注整体音节、课文、生字了,她才学会了声母……
她的哭哭啼啼,我也厌烦了,说狠话:“你不多练习,又能怎样呢!要不我给你买个奖状、发个礼物?”
“那也不行呀,又不是老师发的,”
“那你就要努力呀!”
孩子嘤嘤哭泣,眼睛红肿,哭了很长时间才算发泄完这种情绪。也许这便是成长的烦恼吧,每个人必须经历的过程。
不过孩子的眼泪和真的伤心,还是刺痛了我,仔细思考,感觉教育还是应该以鼓励为主,而鼓励又不应该只是成绩好这一个指标的、单方面的鼓励;鼓励应该是 “以一带面”的鼓励,发现孩子的优点,以此优点带动相对薄弱的环节发展,因为每个孩子都是有所擅长和有所短板的,不应该只表扬学习好、成绩优异的孩子;过分这样做和强调,其实也是对其他孩子的一种不良刺激和打击吧!更加成熟的教育应该是多发现孩子的长处,使孩子懂得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糟糕透顶的,而是有超越他人的优势的。
如果发现每个孩子的特长,使他的特长发展到极致,就是成才,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中国的教育先师孔圣人,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由此想开去,家长们与我交流甚多的还有一个参加培训班的事情,而且热情高涨,说什么不经过培训的孩子,在学校总是跟不上,受打击,老师也不喜欢……
我听了也是格外不舒服,学校是多么优质的教育机构,又是多么理想的教育殿堂,为什么孩子们却往往要靠送培训班来取得好成绩和学习效果?那仅在学校的学习,为什么会使许多孩子感到吃力和跟上困难? 是家长太积极、太迫切,争先恐后送课外辅导班导致的差异吗?还是学校教得不尽心,而又要好成绩的缘故呢?这真是一个社会难题,每个个体都不能认真思考,被大环境裹挟着盲目向前,但这怪圈实在难以打破,所以这被裹挟的、熙熙攘攘的、拥挤的人群,或痛苦、或无奈、或忙碌、或紧张,总之压力都不小,顺着大流走吧,反正无力抗拒现实……
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拥有健康的人格和独立的思想才是最重要的,肯定孩子,发展每个孩子的天赋特长,消除影响其自我发展的绊脚石和不良刺激,做好内心安抚,理解他们的痛苦,排解成长的烦恼,为这些落寞的孩子解压,从而可以轻松向前,不必沉重。
有没有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机构,一个为这些落寞的孩子解压?理解他们的痛苦,为他们排解成长的烦恼,从而可以轻松向前,不必沉重,
我愿意,但我力量显得单薄,尽自己所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