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影桨声描图画,月明烟笼诵秦淮——诗词中的六朝古都

六朝古都

南京,号称六朝古都,是历代繁华之城。这座城市秉承六朝余韵,著名景点有鼓楼、梅花山、清凉寺、夫子庙、秦淮河、玄武湖,尤其是秦淮河孕育了南京古老文明,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被称为南京的母亲河,历史上极富盛名,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

金陵城中,秦淮河上,随处都可找寻那旧日文人豪客的骈词丽句,且名家早有评定,说南京:“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尤以金陵为最”,信哉斯言,有如下诗篇为证!

桃歌酒肆

一、王献之《桃叶歌三首》:

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

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王献之有爱妾名为桃叶,常在秦淮河渡口迎送她。此三首是二人唱和之作。语言朴素,比喻生动,受到当时吴地民歌的影响,堪称古代爱情诗歌中的佳作,因而深受民间喜爱,流传极广。

二、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这首诗是作者即将离开金陵东游扬州时留赠友人的一首话别诗,篇幅虽短,却情意深长。诗人赞叹金陵风景优美,人情厚重而不忍离别。全诗热情洋溢,反映了李白与金陵友人的深厚友谊,语言流畅明快,自然天成,清新俊逸,情韵悠长。

凤临台城

三、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首诗是作者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作者心怀抱负不得施展的愤懑不平的心情怅然怀古。凤凰来游象征着当年王朝的兴盛,如今凤去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而心有所属的长安城很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四、刘禹锡《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作这首诗时,大唐帝国已走向衰败。朝廷里党争不已,地方上藩镇割据,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因而诗人既发思古之幽情,又感慨现实,阐发借古惜今之意,希望君主能以前车之覆为鉴。诗中景色描写突显古城的荒凉和寂寞,格调莽苍,境界宏大,感慨深沉,备受诗家赞誉。尤其第二句名垂千古,其意境幽远让后人难以超越。

巷口秦淮

五、刘禹锡《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最为经典的怀旧古诗。乌衣巷原是六朝贵族居住的地方,当年最为繁华,有名的朱雀桥边如今竟长满野草,乌衣巷口也不复当年车水马龙,只有夕阳斜照、飞燕环回。荒凉残败的景色无不令人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白居易读此篇,曾“掉头苦吟,叹赏良久”。

六、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作者看到藩镇的拥兵自重,边患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写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本首描写秦淮河上烟月迷茫夜景,叹息前朝亡国之因,对晚唐统治者沉溺声色、醉死梦生、不思进取的现状予以辛辣讽刺。

诗中用到了南朝陈后主制乐《玉树后庭花》误国的典故,恰如其分。

江南赏春

六、杜牧《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描绘一幅江南绚丽动人的图画,为读者眼前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的启迪。烟雨、楼台等景物动静相合,描绘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淡泊洒脱的、令人无限遐想的情思,暗含思旧怀远、归隐、写意的诗情。

七、王珪《游赏心亭》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

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方樽。

本诗写登赏心亭所见之景,侧重写六朝古都建康城的历史和地理,举目远望、视野开阔,抚今追昔、融汇古今,意境苍凉,寓意曲隐。

独登亭台

九、张耒《赏心亭》

楫迎桃叶家何处,桨送莫愁人已非。

独立东风今古恨,春江无语又斜晖。

借用桃叶、莫愁两个典故,抒发作者旧迹难寻、人事已非、独自怀古的悲凉心境。

十、杨万里《登凤凰台》

千年百尺凤凰台,送尽潮回凤不回。

白鹭北头江草合,乌衣西面杏花开。

龙蟠虎踞山川在,古往今来鼓角哀。

只有谪仙留句处,春风掌管拂蛛煤。

诗人登台,将金陵景物尽收眼底,感叹千年的历史变迁,是经典的登临怀古诗。

肠断秦淮

十一、陆游《登赏心亭》

蜀栈秦关岁月遒,今年乘兴却东游。

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

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

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

这是陆游五十五岁时从四川回临安路过金陵所作。他想到自己上书朝廷建议迁都金陵,却不被采纳因而感慨万分,因而“欲请迁都涕已流”。

十二、范成大《秦淮》

不将行李试开关,谁信江湖道路难。

肠断秦淮三百曲,船头终日见方山。

诗人借旅行途中的道路艰难,表达人生境遇。与李白《行路难》、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有异曲同工之妙。

明清余韵

十三、秦大士《游秦淮》

金粉飘零野草新,女墙日夜枕寒津。

兴亡莫漫悲前事,淮水而今尚姓秦。

这首怀古诗与众不同,既感叹历史变迁,又提醒人们不要沉浸在过去而徘徊不前,应该回到现实中来。

十四、龚自珍《已亥杂诗122》

六朝古黛梦中横,无福秦淮放棹行。

想见钟山两才子,词锋落月互纵横。

龚自珍创作有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大型组诗《已亥杂诗》,共三百一十五首七绝,本首表达了对两位金陵朋友的思念向往之情。

独爱江南

十五、林则徐《题杨雪樵金陵策蹇图》

斜日西风万柳条,栖鸦流水旧魂消。

即今仍踏长干路,官爱江南为六朝。

这是林则徐的一首题画诗。作者赴任湖广总督后见画产生了到金陵做官的联想,对六朝古都怀有喜爱之情。

无论是河畔茶屋酒肆,还是河上桨声灯影,在月明烟笼的气氛中,都散发着诗人们的灵气与魂魄,忽而是南朝韵律,又好似南陈悲歌,间或是王谢飞燕,继而显盛唐气象,又或是易安愁意,又如同江湖豪情。。。

千百年来,这些诗篇令人遐思飞扬,悠然神往。。。



谢谢阅读,请持续关注公众号 “云竹文斋”!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分享是一种美德,让更多需要的人看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