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漫游指南 012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正剥莲蓬
辛弃疾最著名的当属《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世纪中国摇滚处于唐朝为代表的金属时期有一支叫轮回Again的乐队其代表作《烽火扬州路》就是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整首诗完整的嚎了一遍,主唱吴彤歇斯底里的高音毫无疑问使得这首诗比上学时语文老师的朗诵令人印象更深,甚至有一段时间我满脑子回荡着“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不过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这首《清平乐·村居》。相比《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重金属,《清平乐·村居》比较偏独立民谣的味道,可能适合万晓利那种风格吧。
看起来很简单,前面几句写环境: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然后写了不知谁家的老头老太太在那晒白头偕老。接下来开始列举三个儿子在干嘛:大儿锄豆溪东,二儿子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正剥莲蓬。大儿子在小溪东面用锄头锄豆,中儿正在织鸡笼。他最喜欢的是调皮的小儿子,正趴在溪头剥莲蓬。
没有华丽的辞藻和过多的感慨宣泄,如此平淡宁静的日常生活场景,简单罗列的语言描述,呈现出异常美妙的诗意。
2007年,我写过一首诗叫《我的四个女儿》,比老辛多了一个。
《我的四个女儿》
by乌青
大女儿活泼
喜欢户外运动
去年在K2峰给我打了个电话
二女儿是个老师
教初中的
她希望下课的铃声
是莫扎特的音乐
我的三女儿啊
真是令人伤心
跟那小子私奔了
这事我早有预料
但觉得他们肯定奔不成
不想他们终于还是奔成了
大女儿有一定责任
知道也不告诉我
还帮他们买票
还送他们一人一个SIGG水壶
像大多故事里的父亲一样
我最喜欢的是我的小女儿
她和她妈长的最像
都是恐龙
然而比我和老辛加起来还要多的是卡夫卡同学,弗拉茨·卡夫卡有篇小说叫《十一个儿子》,直接罗列了十一个儿子,你猜他最喜欢第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