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父亲脑梗住院,历经各种正规的治疗,各类偏方也尽数登场,最终还是偏瘫在床,失去了基本上的自理能力。
自此,一向身体健康,热爱生活的父亲只能依靠别人的照料才能继续生存下去。这样的打击,对我父亲而言是致命的!很多次看他不服气的想试试自己还能否健步如飞,可是试了之后发现连基本的站立都已经成了不可能。N次的努力之后,父亲渐渐放弃了徒劳的尝试,也慢慢接受了瘫痪的事实。
比父亲还大一岁的母亲已经八十三岁了!面对着一向身体健康的父亲突然病倒,母亲起初可能都是不相信的。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沉疴在身的父亲病情并没有很大起色,母亲的希望也一天天变得渺茫。一向通情达理的母亲竟然也经历了我们预想不到的心理变化。她开始变得越来越挑剔,越来越不可理喻,甚至竭嘶底里。无论我们如何安抚,如何沟通,她都不再理性。
有一段时间我甚至怀疑:原来那个遇事冷静,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母亲哪儿去了?从小我就觉得自己的母亲是那种给我带来足够安全感的母亲,即使我四十几岁了,可回到家,在母亲面前我依旧爱撒娇耍赖……
可如今,面对着父亲病重的事实,一向坚强的母亲竟然情绪崩溃了!
父母亲的婚姻属于典型的旧式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他们之间没有所谓的“嫁给爱情”。即使结婚之后,父母亲之间的关系也不是那种恩爱夫妻,他们的关系属于那种典型的争吵型夫妻。或许换成今天的语言就是“三观不合”吧!所以对我来说“爱情”两个字离他们太远了!
可是父亲生病后,母亲每天都放心不下这个老头子。医院里,天天探视;回家后,更是尽心照料。即使后来我们找了全天护工照顾父亲,母亲也不愿意离开父亲太久,怕别人的照顾只是表面,怕父亲受到委屈和伤害。
有一天,二嫂半开玩笑的说让我母亲到我家小住几天,让她借机短暂休息一下。父亲听到了,可能比较恐慌母亲的离开。那天我回到家,他看到我哭了,用不清晰的话语告诉我:你来接你娘了?你娘要走了吗?然后呜呜的哭。
我鼻子一酸,大声告诉他:不会的,我就是要接也接着你们两个一起走!放心啦!
然后,父亲像个孩子一样,哭着笑着看着我,眼里都是委屈和恐慌。
今天我回去看望他们。下午,一阵急雨之后,天气渐渐凉爽起来。护工把父亲用轮椅推到母亲屋里。父亲看到母亲,眼神就像一个孩子看到了自己的母亲一样,满眼都是一种眷恋。
父亲问:晚饭吃什么啊?
母亲说:你想吃什么?我做给你吃!
父亲说:我想吃南瓜“猴猴”(我们的家乡话,其实就是面疙瘩)。我不想吃面条了,特别是那种长面条。我吃饭又咬破腮帮子了!
母亲赶紧说:这个好办 ,我做给你吃啊。
父亲很满足的看着母亲。
母亲这时身体前倾,扶着轮椅上的父亲,大声的说:你不能求死啊!你要求生!现在的日子这么好了,活一天赚一天。你多活一天就多陪我一天……
瞬间我就泪目了!为了不被父母亲看到,我站起来,抓着自己的包,抚摸着父亲的头说:爷,我先回去了!我抽空再来看你啊!
然后我快步走到车边上,我那老母亲还蹒跚着脚步追出来,手里拎着牛奶香蕉让我拿着……
我忍着泪水,说:娘,我走了啊!
……
或许父母亲之间没有什么“爱情” ,可是人生暮年,我却看到了相扶相持一辈子的两个人眼里的爱。
那是比“爱情”更宝贵的爱呀!
以下文字来自于孩子爹:
2018,3月2日,农历元宵节中午
我躺在医院阳台上沐浴着阳光,心情却是阳光不起来。在人满为患的人民医院,四个床位的监护室,能有这个充满阳光的隔间已是奢侈!
陪护82岁的老岳父,提前感受人身体衰老带来的不适,深刻地觉悟谁都会逐渐老去的必然!
入院几天后,老人已经逐渐接受了面临的现实~他左肢已经不能动了。这时,老太婆来看他,他竟然拉着老太太的手,抹起了眼泪。我的委屈轻易不可以示人,你来了我再也忍不住!儿女再孝顺,究竟比不了老伴那相濡以沫的自在!其实,平常在家里,老太太基本都是吼他,不吼不说话。在病房里,老太太依然开口就吼,老头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竟然第一次笑了!可能这就是他们的相处之道,在一起几十年了,彼此的一切已然融入骨髓。
1. 于是我想到我们。年轻时卿卿我我,风花雪月,你恩我爱,柔情似水……可谁离开谁都可以单飞,失落只是暂时的;若是到了暮年,心心念念的你我可能真的是彼此的依靠,依恋到生死与共,今日你若离开, 明天我可能就会殁去。
2. 人生暮年,可能是彼此真正需要对方的时候,需要的只是陪伴,陪伴就足够了,任何物质都不能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