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长陈宝生说:家长也要接受教育

家庭是人生最重要的场所。少年时,我们为人子女,在父母的影响下迈开了人生的脚步;中年时,我们为人父母,在陪伴子女成长的过程中影响着他们的人生。家庭,永远是孩子真正诞生与成长的摇篮。

2019年1月18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对家庭教育提出要求:

“积极推动将家庭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争取专门经费支持,通过家委会、家长学校、家长课堂、购买服务等形式,形成政府、家庭、学校、社会联动的家庭教育工作体系。”

教育部也意识到家长教育的重要性,希望争取经费,以多种形式让广大家长们接受进一步的教育。这对广大家长来说,是福音也是责任。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

这一要求将家庭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让父母也接受教育,真正为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课!

01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很多人都挂在嘴边,但大家好像只是在嘴上说说,很少有人真正重视这件事。

前两年,有一句日本谚语在中国流行:“孩子都是看着父母的背影成长起来的。”很多人深以为然,但针对家长的教育始终没有落到实处。

近些年来,关于家长接受教育、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观点越来越多。

早些年,永远都是家长在要求孩子进步、读书,自己却袖手旁观,只是孩子成长的见证者,不会主动成为陪孩子一起成长的参与者。

我听到过一个故事:

一位父亲自己上学时成绩很差,后来虽然努力打拼有了一点成绩,但读书的心结始终存在。有了孩子之后,他对孩子寄予厚望,给孩子请了各种老师,希望他能读书有成。

但父亲没有意识到,孩子一直在观察自己。有一天,父亲在催促孩子读书的时候,孩子冷不丁怼回来一句话:你只是让我读书,自己却在一边瞎乐,你都不喜欢读书,为什么一定要我喜欢?

父母没有成为孩子成长的陪伴者,没有和孩子一起成长。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内心最大的失落之一,就是发现自己在进步,在认识这个世界,但父母仍然站在原地,没有变化。

这是孩子青春期的悲哀,也是很多家长的悲哀。一对相爱的男女领了结婚证就可以一起生活,但他们没有经受过任何关于家庭教育的教育,就要成为父母,这是不负责任的。教育部这次提出的让家长进一步接受家庭教育的想法,就是针对一直被我们忽视的“家长教育学”提出的。

02

“家长教育学”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很早就提到要给准备成为父母的人开“家长教育学”的课程,学完了这门课,成为合格的家长,才可以生孩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为什么一定要教育家长,强调家庭教育?

陈宝生部长讲得很清楚:“家庭教育不到位,不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还会给孩子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太多家长把教育孩子当作老师的任务,孩子送去学校就万事大吉。

有教育专家说过一句很刻薄的话:“我们亲自把孩子生下来,却从来不把孩子当亲生的来养。”学校教育毕竟功用有限,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孩子,想要做到因材施教本来就难,可是,就算在学校里费力培养出的好习惯,回到家里,遇到完全不懂教育法则的父母,好习惯马上付诸东流。

很多孩子的家庭教育,就是反复在做“进一步退两步”的事情。

03

为什么要专门提出把家庭教育纳入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是因为家庭教育专业性强,家长们需要科学系统的指导。

陈宝生部长表示:

今年还要研制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和家庭教育学校指导手册,针对不同学龄段设置课程、开发教材、举办活动,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并着重提出,家庭教育的重点是通过言传身教给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课,学校和老师不能把家长变成“助教”。

教育部看到的问题,其实就是我们很多人身边时刻发生的问题,我们大部分家庭还陷在这种问题里无法解脱:

✦家庭教育由妈妈一人独揽,造成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低下,无法独立;

✦ 爸爸只是支付孩子的学习、生活费用,对孩子的性格养成、情商提升、眼界开阔缺乏帮助;

✦ 父母不会和孩子交流对话,更多时候是个统治者,而不是可以平等交流的伙伴,他们最喜欢用“我这还不是为了你好”来控制孩子;

✦ 除了“丧偶式”育儿,还出来了“诈尸式”育儿,父母在各种极端的育儿情绪中不能自拔,只会让孩子学习知识,没有让孩子学会面对世界。

04

家庭教育问题并不是纸上谈兵,智慧妈妈深入了解几千万家庭的教育问题,研发了课程体系,主要由“智慧妈妈”、“教子智慧”、“相夫智慧”等板块组成,这是智慧妈妈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金三角”理念。

在智慧妈妈看来: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了生命的金三角关系,任何一方的缺失或教育上的偏差,都将造成孩子心灵中永远的黑洞。

因此,智慧妈妈课程,根据不同角色之间的常见状态及问题,通过课程的方式予以指导,让生命的“金三角”形成良好的彼此支撑,使家庭变得更加和谐美满。

智慧妈妈能带来什么:

如何彻底改善孩子与父母的关系

如何让孩子自动自发爱上学习,不挑食,不拖拉

如何让孩子懂得感恩,独立自强,有责任心

如何让孩子充满自信,乐观,勇敢,自律

3岁、7岁、18岁阶段的孩子特征和不同特征的改良方案

如何培养孩子时间管理,理财能力和领导能力

如何做一个轻松的智慧妈妈,活出幸福的自己

玩不同的游戏来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一张地图教你如何跟孩子沟通

家庭教育已经迫在眉睫,如果你也有同样的问题,不放来智慧妈妈,这里有几百位与你一样的妈妈,帮你答疑解惑,助你成长为一位智慧的妈妈!

智慧妈妈

让沟通成就妈妈的智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