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 | 贾薇盐津记忆

供销社门市在盐津街边边,不大的一间房,东西琳琅满目。

我每次去贸易公司找母亲都要经过供销社。

供销社里面永远有一种盐、糖、酒、布、香料混合的浓郁气味。那种气味经年累月地散发,每次都吸引我经过的时候故意走慢一点。

By:guopinpeng

盐津百货大楼没有开张营业前,供销社是绝对的“垄断企业”。

计划经济年代,统购统销是主要经营模式,当时盐津人所有的生活必需品,只有在供销社才能买到。大到缝纫机、收音机,小到针头线脑、农用工具,供销社几乎应有尽有。

不过“东西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还要凭票供应。

买酒要酒票,买烟要烟票,买布要布票,所以在供销社工作的那些嬢嬢都长得又漂亮又骄傲。

我父亲不喝酒不抽烟,如果单位分了酒票、烟票就拿给其他家换布票和糖票。

刘六姐的伯伯抽烟喝酒,经常会差遣她拿个酒壶去供销社打庙坝散酒,再买一包春耕烟。

她走到我家门口喊我跟她一起去。

供销社的漂亮嬢嬢接过刘六姐的酒壶,边往一个大酒坛子里面舀酒,边和刘六姐聊天,“你伯伯喝酒好凶哦,是不是每个星期要来打一次?”

“没有以前凶了,我妈管得凶,半个月才来打一次。”

我在他们聊天的时候,慢慢观察柜台里面的东西。

花花绿绿的纽扣,各式各样的火柴,百雀羚擦脸霜、蚌壳雪花膏,鸡啄米闹钟......哎呀,样样都好看,样样都喜欢。

中巷子的符三嬢这时走进来,“肖四妹儿,拿个水壶来看看。”

漂亮售货员就是肖四妹儿,她把刘六姐的酒壶盖子盖紧,顺手从货柜上递了一个搪瓷水壶给符三嬢。

符三嬢先拿着上下看了一遍,又打开木头塞子,放到耳朵上听半天。

听得差不多了,又喊肖四妹儿,“重新拿个牡丹花的来,这个小碎花不咋个喜庆。”

肖四妹儿问,“是不是大操坝坎上的张家结婚哦?”

“是斗嘛,后天就摆喜酒了,赶紧来买一个水壶。”

“哦吆,怪不得这两天来买洗脸盆、水壶的多得很。”

符三嬢还在忙着挑水壶,何嬢嬢又进来买两斤白糖,糖都称好了,说忘了拿糖票。

看见我就说,“向东,赶紧去喊你王叔叔送两张糖票来,我在供销社等斗。”

我和刘六姐出了供销社大门,回家要经过何嬢嬢家,就帮她喊一声王叔叔。

不过,对我和盐津街上的女娃儿来说,供销社最大的吸引力,还是扯花布那个柜台。

十多种花布五颜六色整齐地码放在柜台对面的墙上。

一到娃娃们过生日或者过年,当然主要是过年,供销社的柜台前面,挤满了来扯花布的大人和娃娃。

五六岁以前,母亲给我扯过年穿的花布做衣裳,不会听我的建议,她扯什么花布,我就穿什么衣裳。那两年供销社的花布种类也少得可怜,等孩子们大年初一穿好新衣裳出来“炫”,发现大家都一样。

花布一样、花色一样、款式一样。

长到六七岁,多少有点自主意识了。

一到过年母亲说带我去供销社扯花布,我就说要自己挑。很多时候我挑的和母亲选的不一样,我就古斗不走。

有一年,供销社进的花布多了起来。

光灯草绒就有十多种。本来我喜欢红底蓝花那一款,发现来扯花布的大人,多数都给姑娘扯了这款。母亲也说这款好看,我就偏不。

选来选去,我选中了一款纯土黄的灯草绒,母亲说不好看,售货员嬢嬢也说,没有哪家扯这个颜色的布给姑娘做衣裳。

不管她们怎么说,我坚持就选这款,母亲只好妥协。

买了出来,马上拿到对面缝纫社找李叔叔做。他看了这块布半天,也说颜色像稀泥巴一样,怕打出来不好看。

母亲听了更加生气。但木已成舟、无可奈何。

仅仅过了半个月,当做好的衣服拿回家,我第一眼看见,心竟然“砰砰”乱跳。

之后几天,我像怀揣着多大的秘密一样,急切地等着大年初一快点到来。

因为缝纫社的李叔叔觉得纯土黄色穿在小姑娘身上实在寡淡,帮我打了一个镶花边的圆领,两个包包上也镶了一样的花边。

这一改实在太惊艳。

大年初一,好多小伙伴聚在还没有盖好的百货大楼前面玩耍,她们穿着依然雷同的新衣裳,看见我的,嘴巴都张得很大。

我骄傲地迎接着小伙伴们的眼光,庆幸自己没有选错。

一个平平无奇的下场口女孩,开始长大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沿着中巷子又窄又陡的石坎子往上,弯弯绕绕地爬到老商业局,小娃娃都要喘三口气。 老商业局是盐津商业系统的职工房,一楼...
    侧身的贾薇阅读 4,785评论 4 87
  • 中巷子是盐津县城的“市中心”。 盐津就一条独街,当年好些重要单位在中巷子附近:供销社、土产公司、人民银行、大众食堂...
    侧身的贾薇阅读 4,758评论 10 63
  • 盐津百货大楼修了好多年。 印象中,从我不记事修到我什么都开记了还没有修完。 所以还跟表姐去墨石沟锤过石头,跟姜丽和...
    侧身的贾薇阅读 1,733评论 0 3
  • 面房在盐津下场口吊桥坎上。 顺着下场口一路往下,快到吊桥的时候看见右手边有一个小院坝。 坝坝头凡是出太阳都挂着面,...
    侧身的贾薇阅读 1,787评论 0 2
  • 下场口的大黄葛树一共有两棵,一棵在我家对面,熊婆婆家门口,一棵在姜丽他们家坎下,胡婆婆家门口。 盐津的黄葛树生得悬...
    侧身的贾薇阅读 2,615评论 2 9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