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陈楚汉在《1986,长江漂流》发表后的采访手记,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句话。好多人留言问他,学XX专业想做记者来得及么,这是他的回答。
只要以顶峰为目标,迟早会和怪物相逢。
陈楚汉在自己的文章中写到,”每个人都会以自己的方式漂过长江”。这是他对自己这半年生活的总结,在辞职后的日子里,他没钱没薪水,甚至只能以啃老的方式去采访、做手记。多令人唏嘘——任何人做任何事都要付出代价,这些代价往往是常人看不到的。我们往往只是看到了最最最表层的一面。愿意付出什么代价、就会收获怎样的生活吧。
印象最深的关于这个问题的系统思考是在大学,看到梵高的传记。思考这样一个天才,生平竟是这般落寞。究竟是值与不值。他是否思考过,老天给了他那么充沛的情感和才华,却没有给他幸福的生活。
或许生活的一切本来就没有可以妥协的可能,人最终只能走向极端的顶点和命运的归宿。
多数时候,都觉得自己写得像一坨屎。自己写过的东西、发掉的邮件,都不愿意再回头看一眼。偶尔收到一些反馈、回复、朋友圈转载、老师们也有肯定,可是就是觉得没有让自己满意的东西。一篇也没有。
李开复说,人总是会喜欢自己擅长的,擅长自己喜欢的。可多数人在找到自己擅长的和喜欢的之前就已经死了。
回头看这一年写过的内容,读起来仍然像垃圾一样。它不具有历史性,可反复阅读的意义。是的,它可能没有影响任何人、任何事。现在我脑子中能想起来的,带来影响的稿子屈指可数。互联网就像一个巨大的怪物,它会吃稿子。
截至2016年9月2日,我在界面上一共发表了424篇文章,我感到吃惊和不可思议。以平均一篇1500字计算,共计也有636000字了。这个数字翻译成中文是60万字。
我甚至为自己感到悲哀。那么多辛苦的、努力的日子呢,我真的在用心么,我有多用心呢。最宝贵的好奇心还在吗?
最打动我的一点是,长江漂流这个话题是陈楚汉他们自己发掘的。是他们找到了这个题,而不是反之,更不是任务。陈楚汉在一篇采访手记里说,他在金沙江游玩时发现了一座长江漂流纪念碑,然后在网上搜到了一本书,联系到了作者,然后就找到了现在故事的主人公。
最后呈现出来的故事全面也打动了作者自己。是一个能够让人“眼眶湿润”的故事。千金难换。
自己又在这一年收获了什么?
或许更加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吧。高山和优秀的作品在那里。你只好勤奋、再勤奋一点。昨天晚上和36氪的一个92年的小伙伴聊天,她在一家创业媒体做着管理的工作,却告诉我说,自己想像何伟一样写出好的非虚构作品。
我问她,你现在还经常写东西么。她说,不怎么动笔了。
真是莫大的讽刺。
我不太确定自己在这个行业里能否像小晚一样有灵气,感觉和方方也永远有半步的距离。她是带我入行的人,早我一年,但现在在这个行业里的人脉和影响力,已经远非我所能及。
我甚至对人际关系感到困惑,不知道该和公关保持多远或多近的距离。作为记者,不可能因为一家公司公关能力的好坏就做立场倾斜。业务指标是关键,我早该警醒。
但可以确定的是,商业报道中的故事性并不比普通生活少。它受到资本刀光剑影的影响,只能更多,更血腥直接。唯一让我生疑的是,自己是否有深刻挖掘的能力。商业基本功的训练,写清楚事实的能力、研究一家公司、看财报的能力,商业的嗅觉和敏锐度的能力,挖掘商业故事、人物的能力,都需要一环扣一环的修炼。
路远且长,盼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