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
近些年来雾霾、污河等环境问题一直困扰着北京市民,面对这些困难,相关部门也正努力地在解决。伴随着环境保护、城市改造等工程的逐步推行,北京城也悄然地发生着变化。为了探寻和印证这些变化,我团队来到东城区三里河绿化景观以及海淀区南长河公园进行实地观察。
东城区三里河景观改造
据网上调查,自2016年8月起,北京市东城区启动了三里河绿化景观改造工程,直至2017年五一前,该景观才正式亮相东城区。这项工程在治理水系和生态修复的同时,也注重着街区功能的设施。为了避免在改造过程中对自然的破坏。项目在建设时依据河床自然形态进行改造,并保留了周边院落中的老树。
我团在亲自来到此地后,被这里的景观所震撼。清澈的流水,翠绿的树叶,再加上周边的老院落,真真是“水巷穿街,庭院人家”。之后我们随机采访了几位行人,他们都表示改造后的三里河水清了,空气新了,心情也跟着舒畅了,经常在晚饭后或是休息时来这里散步。特别是打小儿居住在这里的沈大爷,他跟我们说原来这里院落特别密集,胡同窄,根本没有休闲的地方,自打改造后,他有事没事就来这里玩玩。
之后我团经过调查,了解到老舍笔下的龙须沟实际上就是三里河的一条河段,这三里河在以前是北京城护城河的疏散河道,一条地下暗沟,由于很久没有疏浚,才变成一条臭水沟。
如今经过改造后的三里河绿色环保又不失古香古色的风韵,通过叠泉、荷花池以及凉亭的建造使三里河拥有了历史的气息。通过观察我们还发现,围绕着三里河周边的一些传统会馆也逐渐被一些文化办公空间所利用,比如戏剧会馆。
现在的三里河不仅拥有着美景,达到了环保的目的,同时也多了自身的文化个性,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
南长河公园改造
我团队中有成员家住南长河公园附近,因此我们选择这里作为我们的观察对象。在去的路程中这位成员向我们介绍说,以前的南长河两岸绿色植物很少,几乎都是凹凸不平的地,但自2016年开始改造后,两岸建起了贯穿整个河道的绿色步行通道,很多人都来这里散步。�
待我们到底目的地后,亲眼见到了南长河改造后的景观。绿色步行通道十分平整,两边铺有小碎石子,漫步于此,一些用雕塑、文字等打造的文化景观应接不暇。此外,在改造后的南长河公园内,多了很多健身器材设施供居民们使用,公园外侧还设有专门的自行车道,且对外开放,交通很是方便。根据网上的专业介绍,为了美化景观,同时便于居民健身,建设者们整合两岸植物,形成跨河“之”字形景观透视线,这称之为“滨水廊道工程建设”。
随后我们采访了一为午休时间正在健身的阿姨。阿姨告诉我们以前的河道又脏又臭,根本没有人愿意来这里,但是改造后,景观优美了,健身的器械多了,锻炼的人多了。不光是老年人来这里,上班的白领在早间也会来这里,一到晚上这里就都是散步休息的人们了。
改造后的南长河公园兼具绿化以及休闲娱乐的功能,不仅体现着海淀区的历史文化和古迹,还能净化人们的心灵。
文化修复
我们这一代人相比于父辈,对北京城文化体会并不是很深刻。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高楼大厦林立,很多老北京城留下的印记随着发展越来越商业化,也遭到了很多破坏。因此北京市近些年来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恢复。为了调查,我们来到了城中心的东四胡同。
位于北京城中心的十四条胡同构成了北京最经典的胡同地区,距今已有730多年的历史,东四三条至八条的胡同肌理自元代形成至今几乎完整保存,也是为数不多的元代城市格局标本。
我队成员中有家住东四胡同附近的,目睹了它的整个改造。他说在改造之前,胡同里有很多小商小贩,随意开墙打洞也无人看管,好好的胡同没了安宁,建筑也被毁了不少。在2017年东四街道对胡同肌理和风貌进行了整修和恢复,将生态保护与历史文化传承相结合,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历史,提升了韵味。
东胡同的改造不仅恢复了胡同本身历史文化风貌,同时也让环境变得更加宜人,小商小贩被清理后,绿植就有了更多自己生长的空间,这样一来胡同的景色变得更美了,邻里街坊心情舒畅了,找回了小时候的记忆,老北京原汁原味的胡同开始呈现在大家面前。
类似的文化恢复还有很多,例如石景山区广宁村健身园拆除私乱搭建,用彩绘、砖雕等形式装饰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墙;再例如海淀区“空中草原”,曾经是荒山野岭,如今已被改为专业的足球场……种种的改造都体现着北京市对恢复文化的重视,科技再发达,咱也不能丢了魂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