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 是什么?
See Android 版本 2.5.3(评测写到一半时,出现新版本提示 ... 上次写玩票也这样)
操作设备:Smartisan T1
官方的定位:See 是一个基于图片的女性时尚消费 App,为更多年轻人带来“美”的品质与效率。
我的感受:主打发照片互助找同款,实则把信息推给对应的商家,让商家主动提供购买链接,提高购物效率。
消费者:拍照找同款,或看推荐购物的普通用户。
被称为“美力人”的时尚买手:买手分布全球,熟悉各大品牌的衣物,根据用户提供的图片迅速找到对应的货源。
商家:通过买手直接接触消费者。
See 现在的搜索推荐是怎样的?
- “美力人”的时尚买手人工从相片中识别商品,并推荐给用户。
- See 的图像识别和数据挖掘能力可以对用户上传的图片进行识别、截取,并结合商家及用户的个性标签,将这些图片与数据库数据快速比对,向用户推送相应商品,提高订单精准度和转化率。
两种推荐手段是相辅相成的。“美丽人”会更加精确推荐,但速度较慢;图像识别速度较快,但推荐精度可能会模糊。随着用户的增多,对图像识别的依赖一定会越来越高。但用户大了,愿意进入平台的买手也会增加。
从 See 的数据上看,能提供商品信息的回复非常快,几乎都是在 1 小时内完成了推荐。
现在的搜索推荐需要的信息
发布“心愿”的流程是:
- 拍照(选图片)
- 选品类
上衣,外套,裤子,半身裙,连衣裙,内衣,...,其他。 - 选亮点
(亮点里的标签总共最多只能选三个)
--风格:如韩范,欧美,英伦,休闲,运动,日系等。
--细节:蕾丝,流苏,铆钉,印花,波点,格子,条纹等。
--品牌:热门品牌 + 全部品类对应的品牌 - 填写“故事”+选择推送的圈子+价格范围,发布心愿。
圈子:风格 + 品牌
从信息准确度的优先级考虑(假设图片给定),最重要的是品类,其次是品牌,再次是细节和风格。
用户上传图片分类
大致有影视截图,模特图片,娱乐新闻,商场拍照,网友图片这么几类。
对于买手来说,最容易识别的是前三类——影视截图,模特图片,娱乐新闻,因为这种衣物多数选自知名厂商,易识别。
对于图片识别系统来说,在色彩偏差较小的情况下,这些图片没有区别。
改进搜索推荐
第一点,在策略上,采用点面结合。
买手推荐方式是点,足够精准;系统推荐是面,虽然模糊,但能增加潜在消费可能。
现在的情况是,没有看出系统推荐的优势。在买手都看不出是哪个品牌的衣物时,系统没有模糊推荐相似的商品。按理说,如果超过两小时买手没有回复,系统都应该用僵尸买手 小See 推荐出多个款式。
第二点,改进品类的排序逻辑。
See 在信息获取方面,最大的亮点是让用户上传图片,告诉我们可能流行的商品。而不是我们给出一大堆商品,再看用户反馈。所以推荐和排序都应该抓住这个亮点。
现在在 See 上通过“热搜品类”找女装,展现的商品排列和其他电商 APP 别无二致,甚至更少信息帮助做购买决策。因为其排列看不出逻辑,除了基本的商品信息就没了。
我的建议是将用户的“同求”与商品信息结合起来。比如,在商品排序上,可以利用“同求”数据,给出“闺蜜们最欣赏”、“最剁手”等排序选项,而不是默认的没有信息量的排序。
第三点,打通用户“心愿”与商品信息的双向通道。
See 的另一个亮点是“心愿”。现在可以从“心愿”找到对应的商品信息,但从商品信息上却不能反向看到“心愿”。
为什么用户喜欢看别人的“心愿”,甚至按下“同求”?他人的评价能提高我们的做决策效率。这些评价是商品以外的故事、情感、意愿,如:
"玉城像个天使一样QAQ猴猴看!"
“最爱这种袖子,超级女人”
“蕾丝就感觉好甜呀,肉肉党表示七分袖夏天最好穿了QWQ”
...
这些评价在“心愿”页经常能看到,如果在商品信息页反向引入与商品相关的“心愿”,是不是也能更好帮助用户决策,进一步推动购买欲望呢?
第四点,推荐点不明显。
从页面的摆设来看,主打的推荐方式大致可以分成四类 专栏文章推荐、打折福利推荐、圈主文章推荐、“心愿”推荐。
但他们的排列几乎是平行的,没有主次分开。当看着屏幕时,我的注意力不知道放在那里好。到底什么在流行,什么在打折,什么最高贵,圈子的入口在哪。也可能因为我不是女生吧。
需要重新思考的是 See 的优势在哪,定位用户的痛点在哪,他们怎么结合起来。
第五点,上面四点都是猜想,还是要靠后台数据说话。
改进用户体验
- 期望价格设计有问题。
如果是左手操作,滑动到高价区时会遮盖价格;如果是右手操作,滑动到低价区时会遮盖价格。
如果要【改进】,可以把价格往上放远一些。 - 发布流程不太合理。
从用户上传的图片来看,图片选自相册的数量远远大于实拍的数量,所以点击发布“心愿”时,不应该启动相机。
而是【改进】成启动相册,并且相册的相片排序优先按时间排是合理的。 -
发回复消息的时候,键盘会挡住三个图标。输入框也没有上浮。
有两三个界面有这种问题。
使用体验 - 贴链接。
我想了解下,APP 能不能直接调用系统的粘贴板。
【改进】如果可以,那么可以像注册时那样,自动把粘贴板的信息粘上。知道用户要这样做,顺带帮他做了,是不是更好些。 - 标签的删除意符不明显。
如果不刻意尝试点击,看不出标签能够通过 点击 + 确认 删除。
【改进】如果有个叉,则能很好传达意思,并且点一下就删了,没有必要做多一个弹窗做确认。
如果去面试,我会问哪些问题?
- 有多少注册用户,日活有多少?
- 每天发布“心愿”的用户有多少?其中通过“心愿”达成购物需求的有多少?
- 达成购物需求的用户,人数最多的那部分是从哪个入口进入商品详情页的?
- 图片识别到底是噱头还是真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