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外资流出,增强战略自信

       阅读曹远征著《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我有种“英雄所见略同”的心理感受。百年变局的实质在于矛盾的对立性大于统一性。这一矛盾的核心在于认知国际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在经贸领域,我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外资流出的不可逆性与持续性。

       中国目前面临的外资流出,有深刻复杂的结构性因素。所谓结构性因素影响,系指外资流出不是简单的周期性现象,而是涉及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等诸多结构性调整。一旦外资流出,并在全球市场重新布局,形成新的稳定,再让这些外资回流中国,将变得异常复杂。

       全球投资的结构性转变一旦发生,可能会产生加速效应。即便那些不愿意离开的外资也会追随大势,转向其它国家投资。在结构性因素的牵引下,不得不转移成为常态。

        外资普遍认为,中美地缘政治关系的恶化已显著改变美国及其它西方同家对中国的看法。如果中美关系显著恶化,其影响是全球性的,全球经济、社会安全受到冲击,彼时全球经济和贸易难以维持。

       近年来,中美两国都加大了在国家安全领域的政策力度与执行强度。美国率先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华发起多轮制裁,这一举动在全球引发广泛关注。与之相对应的,中国也强化国家安全,不仅出台了一系列旨在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而且加大对外资流出的管控。这些措施,一定程度引发“寒蝉效应”。毕竟国家安全的概念比较模糊无法准确界定其边界,产生“误判”“误伤”也是再所难免的。

       过去,外资在中国只需要专注发展主营业务,随着国家安全概念的引入,外资既要考虑市场层面的问题,也要从关注宏观层面的影响。即使是正常的投资与市场行为,也需要规避多类风险而导致额外的操作与成本提升,迫使其调整投资策略。

       中美之间有对抗、有合作、有竞争。针对中美共同关注的安全,双方没有明确的承诺,依旧存在较为严重的分歧。然而,双方都清晰,合则两利,分则两害。谁都没有完全的把握笑到最后,只不过是在斗争中学会斗争,该对抗时对抗,该合作时合作,该竞争时竞争。

       美国对华政策基本定型,将中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且这一看法不会在短期内改变。中美两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还持续面临激烈竞争。有缘于此,中美关系的重点在于如何树立正确的战略认知,究竟是对抗还是对话,影响着百年变局的最终走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