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将郭进受宋太宗之命,承担抗辽和讨伐北汉的战争任务外,也十分注意武备及城防建设。多次打败辽军和契丹。
监军田钦祚诬陷郭进,郭进“刚忿不能辩”,走投无路下便上吊自杀。事后,田钦祚以郭进因中风眩晕而死之由上报。由此不难发现,田钦祚的报复手段极其简单,即以监军身份一方面凌辱郭进,另一方面则向天子上奏诬告,羞辱加上陷害,终将刚烈的一代名将逼死。郭进死时,年仅58岁,正是军事才能爆发之时,给人草率之感,实在可惜。
郭进的儿孙也不怎么争气。据《梦溪笔谈》记载,郭进当年在邢州城内修建宅第,落成之日,宴请亲朋好友,主席设于正房,另外在东西厢房安排次席,令工匠和诸子分别落座东西两边。亲友不解地问:怎么能让公子们排在工徒下面?主人指着东厢房里的匠人说:这些是修宅子的。再指着西厢房里的儿子说:那些是卖宅子的,当然应该坐在修宅子的下面。他说出这样的话,自然是清楚儿子们的毛病,所谓知子莫若父。结果一语成谶,他死后不久,子孙将家产挥霍一空,宅院被卖与他人。后人不肖,先人无祀!随着岁月的流逝,郭进生前的非凡事迹及不幸遭遇便渐渐被尘封于故纸堆中。
同是北宋,一代名臣范仲淹也未能免俗。老范先生主政苏州的时候,买了一块地皮,准备安居乐业。风水先生看过地皮,高兴地向老范先生报告,说是风水绝佳之地,居住在此,家中必定世代显贵。风水先生的话没有让老范先生兴高采烈,反而让他陷入了沉思:难道范家的持续发展,要靠一个房子来实现吗?
老范先生肯定回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寄居山寺,以粥果腹,勤读不辍,以苦为乐。清贫的生活没有耽误老范先生的成长,反而磨砺了他奋发前行的意志。想到这里,老范先生做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将这块“绝佳”地皮捐出来,私宅变成了学堂,造福吴中子弟,其豪迈气概秒杀了多少求田问舍之辈。
老范先生有四子,皆有德才。次子纯仁出众,忠厚尤肖乃父,始终信奉“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的原则,留下了父子宰相的佳话。知子还应教子,范家子弟与郭家子弟的云泥之别,源头在于一家之主,在于他们对后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