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学生的需求——读《“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第四章有感

通过读第四章154——202页感悟颇多:

首先想到的是学以致用,怎样通过理论的学习应用于教学中。怎样用呢?

1.要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教材内容,开发教材知识过程形态中的育人资源,在教学设计中体现育人价值。通过对教材编排知识的激活,尽最大可能的把符号化的文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智慧和生命发展的精神力量,使教材真正为教学所用,为实现学生的真实发展所用,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

2.基于学生立场,认真解读学生。不仅关注教学内容,而且关注学生的前在状态、潜在状态、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对学生状况的解读分析,既要分析班级中不同类型学生的前在状态,即学生个体对于所要学习内容的已有经验和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分析;又要分析学生的潜在状态,即学生对于所要学习内容的各种可能及学习中可能存在的困难与障碍分析,清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引领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还要分析学生个体的成长需要与发展可能,即学生个体对于所要学习内容的学习需求与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等等。也就是说,对学生“具体个人”的关注需要从教学设计做起,以避免在教学实施中因对学生不清晰而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总的来说,教师有了这些认识,就有了“读”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和研究学生,“具体个人”的意识就能建立起来,“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的理想目标的实现也将成为可能,这种意识下设计出来的课才会有“生长感”。例如:学生已有什么?学生缺什么?困难和障碍是什么?差异是什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弹性预设:生成性教学实践之基本策略 教学设计是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不同的教学理念下,必然有不同的教学设计。生成性教...
    宜都黎明阅读 4,518评论 0 0
  • 第四章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改革,指出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诸多弊端,提出了“新基础教育”下的新型课堂模式,那就是把握学科教...
    新城小学叶斐妃阅读 5,661评论 0 1
  • 2019年4月22日 星期一 睛 今天晚上,小女儿因为太好动误让晾衣架磴到我,惹我不高兴,训了她,...
    赵羿涵妈妈阅读 780评论 0 0
  • 今天闺密心情不好,我抛弃了论文陪她逛街,说着说着说到了生孩子,出国,结婚。。。 越听我心头压力越山大 不过我想了想...
    木繁阅读 643评论 0 1
  • 作为一名合格的投资者,你是否对基金分类了然于胸呢?本文将对基金的分类做一个梳理,希望给你一个清晰的概念。 基金大类...
    小狸投资阅读 1,77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