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世代或称Y世代(GenY),是指约1980到1990年代出生的网络原生代,Y世代俨然已是职场主要的劳动力;因此,了解这世代族群的价值倾向与兴趣所在,是身为管理者所不能忽略的课题,进而要重新思考如何适时的调整自己和组织的文化,以迎接这批正涌入千禧原生代 。
1.千禧世代的思维与行为
有没有发现,身旁有些人开始说着,「我只接有兴趣的案子,所以时间基本上都能自由运用」「在家工作居多,必要时候,才会进公司」。随着全球化、数字化时代来临,这种追求弹性工作时间、想接触多样工作内容的工作者愈来愈多。
不仅一份工作做一辈子的「终身职」,彷佛已成为历史,近几年来,雇佣关系变得愈来愈多元化。对工作者而言,许多人在正职之外,还会兼职,而重视多重能力发展及协作空间的人,可能会选择直接成为自由职业者。
千禧世代如一般人所说,工作是一个换过一个,不好管理?
根据盖洛普(Gallup)的新报告〈千禧世代想要的工作及生活方式〉,最有可能想寻找及更换工作的,就是这群出生在1980到1996年间的人。报告深入探讨千禧世代作为员工、大众及消费者的特色,对于这个世代的种种迷思有所证实、也有所推翻。千禧世代现在已经成了全球所占人数最多的一个世代,根据报告发现去年有21%的千禧世代离职,与非千禧世代相比,比例足足超过三倍。
千禧世代每10个就有6个表示愿意接受不同的工作机会,这个比例同样是所有职场世代中最高。而且,这些机会还不只在他们目前工作的企业里:另一项研究指出,绝大多数员工(93%)表示上次转换职位就是换公司,只有大约7%是在原公司转换到新职位。
千禧世代的这种倾向还特别明显:有71%对工作不投入、或是刻意与工作疏离,让他们成了全球最不投入工作的世代。反过来看,千禧世代愿意不断换工作、换公司,对各家企业来说也是一大求才机会。
比起薪资待遇,千禧世代更重视意义与价值感。所以在职场上就像在购物一样,不断四处找着最能符合其需求及生命目标的工作。比起过去,现在的公司更需要知道哪些因素能让自己对这些人有吸引力,好让这些人自然而然从各家竞争企业中选择自己。
2.千禧世代喜欢怎样的工作环境
千禧世代需要的是让他们相信,企业是出于什么理由、又会以什么方式协助他们学习、成长、发展、推动职涯。而且,虽然收入本身并未排进千禧世代求职的前五大考虑,但一如所有劳工,这点仍有所影响。
现在这个时代工资成长缓慢,千禧世代有半数表示只要另一间公司愿意提出20%甚至以下的加薪幅度,他们就愿意考虑。
可以理解,只要新职位更能发挥能力、又能增加收入,当然他们就会愿意转职。然而企业也该知道,千禧世代有时候对于其他工作因素(包括学习、升迁)更为看重。
在《千禧世代想要的工作及生活方式》同样指出,千禧世代最看重的前三因素是:
学习与成长的机会
主管素质
管理质量
此外,千禧世代也被称为最重视「意义」的世代,他们更关注社会议题、勇于表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观,希望做有意义的工作,也希望在工作中找到意义。
3.千禧世代期望的领导者
在评价最高分的管理者身上,最重要的一项特质是”他们本身具备教练特质。”这点也可见于其他领域,例如在运动员领域,许多运动员都曾诉说教练如何改变他们一生的故事,包括找出他们的优点、释放潜能、鼓励他们坚持不懈等等。
因此,组织应该协助管理者成为富有成效的教练,管理者也应该培养自己成为不同风格的教练。有些员工需要实际的教导,传授专业知识技能;有些员工则只需要管理者从旁协助提点,透过询问及倾听来引导他们,而非直接给答案。
千禧世代想要具备以下7点的教练式领导者:
1.要避免微管理,并且进行充分的授权
2.对团队成员的成就和心情保持着高度的兴趣
3.关注生产力,用结果证明一切
4.能够成为一个很好的沟通者
5.帮助团队成员去发展他们的职业生涯
6.为团队设置一个明确的愿景和战略
7.拥有关键的技术能力来帮助员工解决问题
千禧世代到Z世代都渴望有一位优秀、正向的教练形领导者,而且会对教练的指导有所回应,这种教练会扮演重要角色协助他们成功。新加坡政府已经长期引进教练,在大二时就让学生做盖洛普克里夫对优势测评,欧美国家也把教练引进学校,在15岁就让学生做第一次盖洛普克里夫对优势测评,去帮他们最好的发现天赋,并且有着专业教练长期辅导追踪。
全球前500大公司也引入优势教练文化,明确分工Mentor, Coach, Trainer, Consultant 。根据数据一个人达到最好的效果需要教练支持7个月到一年。
大多数千禧世代希望每个月至少有一次回馈意见,而非千禧世代则希望频率低一点。整体来说,跟其他员工相比,千禧世代想要的回馈意见频率高出50%。此外他们还表示,职涯发展建议的第一来源就是自己的主管,但只有46%的千禧世代认为,主管有达到他们对回馈意见的期望。
4.教练如何帮助具有多数千禧世代员工的企业发展
进入员工训练3.0时代,教练需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针对基层主管,中层主管,高阶主管间段性目标进行合作。
根据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Business Review)所刊登的一份问卷调查结果,受访的五十家公司中的一千五百位主管,有高达75%表示,对于公司的教育训练不满意。同时也有70%的员工表示,他们并没有从中学到工作所需要的技能。
以下是各层主管常会遇到需要解结的问题:
基层主管:目标管理,教练员工,沟通领导,解决问题
中层主管: 合作结果,发展人才,变革决策
高阶主管:建立愿景与方向,建立文化,创新思维
Vina 我建议任何企业组织由上而下最多拆解4个层级,之后平行管理。
科技改变的加速时代,技能的保存期限缩短,世界经济论坛(WorldEconomic Forum)预估,在2025年之前,将有8700万个工作被淘汰,97种新职务出现,它们的技能还不存在。
千禧世代,早已成为社会的中坚主力与中层主管。他们已不是小孩,甚至可能决定我们的未来。管理者们和想晋升管理的你,准备好迎接了吗?
我是Vina,一名国际网络创业家 、教练、培训师、顾问、作家和坚定不移的乐观分享者。
12年+国际职场与连续创业经验,前500强高管,30岁过上幸福生活,32岁找到人的使命,离开高管圈。
专长:跨境电子商务,新商业发展合并,中欧资源链接,千禧世代领导力,国际职业发展,盖洛普优势个人,团队与企业组织发展,网络创业,女性赋能成长。致力于帮助全球华人,在世界上发光发热,活出最喜欢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