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专家讲怎样做好课题研究(一)

          2020.11.15

      今天下午,教研室在十中报告厅组织召开2020年中小学教师课题培训会,邀请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韩和明主任做专题讲座,韩主任幽默风趣而又深入浅出地讲解让我对课题研究有了新的认识,会后老师们纷纷表示收获大,受益多。

        韩主任从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里说的一句话开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启发我们要做一个热爱生活、内心丰富的人。

        接着从什么是课题,怎样做好课题两个方面进行分享。是什么决定怎么办,首先解决世界观的问题,然后是方法论的问题。教育首先是科学的,其次是艺术的。因为教育要遵循规律,学生认知的规律,发展的规律,学科的规律,不能违背基本规律;每个人有不同的教育教学风格,所以又是艺术的。

        首先进行概念解读,弄清是什么课题,什么是课题研究。

    (一)什么是课题

      课题的实质就是“课题是问题”。

      课题中的“题”就是问题的意思。问题就是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的或体悟到的不好的现象或弊端。教育实践中的矛盾、困难、差距就是问题。我们常说的该发生的事情没有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应然和实然发生了矛盾就会产生问题,这个不该发生的事情就是问题。

        既然课题即问题,那么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达成的效果如何)就是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我们老师每天置身教育教学现场,每天都在解决问题,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并且能做好课题研究,前提是只要你愿意!韩主任从思想上解除了一线教师做课题的畏难心理,还帮老师们树立了能做好课题的信心。

      进一步讲,课题即课中的问题、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课” 就是课堂或者课程。“课题” 就是课堂中或者课程中发生的问题,亦即教育实践中发生的问题。

        教学实践中什么样的问题可以变成研究课题,怎么把问题转化为课题,这也是我们一线教师平时亟待解决的问题。韩主任用三句话便交代清楚:教学实践中有研究内容,你有所准备,有能力解决的问题就是课题。

(二)什么是课题研究

        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有心人,首先要有一双发现问题的慧眼(发现问题),其次将问题凝炼提出来(提出问题),再次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分析问题),最后找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它(解决问题),这就是课题研究。

        因此,我们经常提到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课题研究。

        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理清头绪的基础上,用书面化的语言写出来,就学会了填写课题立项申请书,就学会了掌握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就学会了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就能较好的完成一项课题研究。

        教师的专业化能力就是在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做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成就的。所以,课题研究成为了老师们的标配。

    (三)课题的内在结构

        第一,问题的提出,回答是什么?

        第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回答为什么?

        第三,问题解决的措施办法,回答怎么办?

        第四,问题解决的怎么样?回答效果如何?

        第五,怎样更好的解决问题?就是得出的结论和反思

    (四)文件中对教科研课题的认定

    《河南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标准》(豫人社办〔2018〕95号)

      1.教科研课题指教育科研部门、基础教研部门组织鉴定的年度教科研课题。

    2.课题一般应具有完整研究周期和档案,须附立项申报书、批准立项的通知书、开题报告、研究过程材料、中期报告、研究报告、结项鉴定审批表、结项证书、获奖证书等完备的材料。

      3.教科研课题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对于水平低下、高仿性课题评委会不予认可。

      4.教科研课题应有一定的研究周期,并经过教育教学实践检验,对于研究周期不满1年、没有投入教育教学实践检验的不予认可。

        好一场及时雨,这正是目前老师们关心的问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