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人工智能并不陌生。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科幻作品中,人工智能总会引发热议。
现实生活中的人工智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让我们感受到了科技生活的智能化。
用手机控制家电,用手表监测心率,用人脸识别支付。
然而,电影中的人工智能往往与正常现实背道而驰,表现出好战和残忍,对人类构成了巨大威胁。
他们的手段毒辣,高深莫测,总让人不寒而栗。
面对这些层出不穷的科幻影视作品,在满足听觉和视觉双重刺激的同时,我们对未来世界的视野也在逐渐延伸和拓展。
我们会考虑,在机器人解放劳动力的同时,那些被机器人取代的人该怎么办?
我们会担心,当app利用大数据推荐自己喜欢的内容时,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
但我们只是把机器人完全取代人类成为世界的主人当作电影情节来看,并没有认真思考如果现实生活中发生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我们都相信人类控制现实的能力。因为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借助发达的心智和充沛的情感,创造了许多时代奇迹。
我们不断进化和“升级”,追求“更好的版本”,以满足我们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欲望。精神积累和自我意识是人类驾驭机器的资本。因此,我们很少担心机器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痛苦。
然而,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向大家解释了一个可怕的现象:
算法将取代最引以为豪的个人意志
人类,而被智能设计控制的人类将失去所有的价值,成为无用的阶级。人类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其中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最应受到人类的重视。
人工智能出现后,我们习惯性地用它们来决定生活中的许多选择:根据网页推荐选择电影、书籍,根据匹配结果选择聊天、交友的对象,根据现有的网上资源库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慢慢地我们会发现,在不断依赖人工智能的过程中,其实我们已经逐渐失去了自主的选择能力。
而这种我们逐渐丧失的能力,在我们认识自己、把握世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我们失去核心能力的同时,人工智能也在不断积累关于我们的数据。在检测我们偏好的过程中,它无形中支配着我们的生活,从而总结出一整套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