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家长们讨论最多的问题总是围绕着孩子:孩子在哪个班级?班主任是谁?放学后是否托管……除了学习本身,家长们的焦虑还蔓延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午餐吃什么?托管班学些什么?午睡有没有舒适的床铺?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不少家长身为双职工,难以在放学时赶至学校接孩子,托管因此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市场上的托管机构质量参差不齐。听邻居说,他家大娃曾在校外托管班写作业,结果托管老师教的竟是错的,自那以后,他们便再也不去那家机构了。学校的托管费用相对较低,但部分家长又觉得校内托管只是看管孩子不乱跑,缺乏实质性的教学内容。于是,一些热衷于让孩子“卷学习”的家长,便给孩子报了各种兴趣班,将放学后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
孩子们其实也很难,他们长期承受着这样的压力,却往往不明白原因何在,只能默默承担后果。一旦成绩不理想,家长便会责备:“给你补习花了这么多钱,你就考这点分?”如今,许多孩子的精神状态都出现了问题,且这一问题愈发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
我曾询问过孩子的意见,他表示放学后想回家玩玩具、搭积木、听故事,甚至只是发发呆。我不愿看到他在这个年纪就失去支配自己时间的权利。毕竟我在这个年纪也是一直有支配自己时间的权利,而且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是我的傀儡,我无需打着为他好的旗号做着与他意愿相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