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的第十三年。从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八项看似具体的规定,如同一把锐利的“手术刀”,直指作风积弊,成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破冰之举”和“关键切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牢牢把握中央八项规定对改进工作作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强化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必答题,更是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
中央八项规定并非无源之水。从延安整风运动反对“三风”,到改革开放后“从严治党”写入党章,再到新时代以八项规定为起点重塑政治生态,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作风建设作为自我革命的核心命题。正如延安整风通过整顿学风、党风、文风实现全党思想统一,八项规定同样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等具体问题入手,直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重塑了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支作风过硬、能力突出的干部队伍。中央八项规定通过制度化的约束,将作风建设与改革发展深度融合,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清流活水”。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能仅靠“一阵风”式的整治,而需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构建长效机制。
八项规定是党中央的政治要求,落实不力本质是政治意识薄弱的表现。各级党组织需将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政治纪律来抓,例如通过“第一议题”制度强化学习,将执行情况纳入党建考核,对“两面人”“变通执行”问题严肃问责。
作风建设需内化为价值追求。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廉政党课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精神养分。例如,四川自贸试验区通过容错纠错机制激励担当,海南以“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的文化涵养作风,推动八项规定从“制度约束”升华为“行动自觉”。
面对“四风”隐形变异问题,需科技赋能、群众参与、制度闭环三管齐下。大数据监督平台通过分析公务消费数据精准捕捉异常;群众“随手拍”系统让监督无处不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八项规定固化为纪律红线,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闭环。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葆初心的宣言书,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助推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以“抓铁有痕”的力度、“春风化雨”的温度,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唯有将八项规定精神融入血脉、践于日常,才能让新风正气在新征程上更加充盈,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谱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