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是加缪的代表作之一,是在20世纪整个西方文学上非常有意义的一本小说.本书是在1938-11939年酝酿,1940年中基本完成,1942年出版。这个是时间正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的西方世界处于战争的恐慌中,所以 社会大众对于社会充满 一种无归宿感 迷惘 恐惧。《局外人》的主人公 —— 默尔索 ,代表的就是生活在这种情况下的人。这群人的状况大底是 : 孤独 痛苦 冷漠 同时不甘于现在世界, 所以就都成为了书中写的局外人。大家都成为了陌生冷漠的人, 以冷漠反抗生活。但是最可悲的就是这种对抗 ,最终还是无法摆脱命运。“大家无疑都是把自身设为局外人来反抗这个荒谬的世界,但是还是摆脱不了命运” 这个就是本书的背景和作者写本书呈现出来的状况。《局外人》 写出: 世界对于人来说是荒诞的无意义的,而人对荒诞的世界也无能为力。
“不要走在我后面,因为我可能不会引路
不要走在我前面,因为我可能不会跟随
请走在我的身边,做我的朋友”
ZXL:人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无意义。但是人可以在原有存在的基础上早就自我,活出自我
XYH:《局外人》的主人公也是以自己的意识生存于小说中的荒谬世界 以荒谬对抗荒谬。
Z:就是存在本身无意义,但是可以以存在为基石创造意义,是这样吗?@小一花
X:创造自我的意义,而不是所有人的意义 ,我理解的大概如此。
Z:故事背景一整理,存在主义的核心就浮现出来了,二战带来的恐慌,孤独,痛苦,冷漠。
关于荒诞
荒诞”这个概念也是20世纪文学和哲学中非常重要的关键词之一。但是,对“荒诞”的解释则大为不同各人有各人的表述。加缪是这么说的:“ 这个世界是不合理的这是人们可以明确说出的表述但是荒诞是这一不合理性与人的心灵深处所呼唤的对理性的强烈要求的对立 ”听上去,他的这句解释特别的拗口和费解他理解的人生荒诞感,是人对世界的主观感受加缪认为,人在面对艰难而机械的现实生存的时候每天都要按照一个节奏和生活模式来生存必然要产生出这种荒诞感来:“ 我为什么要这么生活?我为什么不能以其它方式生活?可是,偏偏你就不能以其它方式生活你还必须要以你现在的方式生活 ”于是,这就产生了荒诞感。
X:我朋友看完这本书 说过一句我觉得很有意思的话。 本书不是被翻译成 局外人嘛 还有一个翻译是 “外乡人” 我朋友说 “其实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故乡”
这种荒诞感就是全书写的
但是主人公默尔索的各种行为在小说里看来是荒诞世界里的荒诞
所以,加缪的笔下——默尔索, 这个主人公就是在以荒诞抗击荒诞,也就是他要体现的存在主义。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故乡!这句话实在说的太好了,谁有不是他人的局外人呢,只是,我们能找到什么样的接口去彼此链接,相互合作。
因此大家对于发生的事情都无动于衷不抱希望顺应结果。
跟着你的节奏,我再引入一段话:没有希望并不等同于绝望,清醒也不导致顺从。人应该认识到他的唯一的财富是生命,而生命既是必然要消逝的,同时也是可以尽量加以开发的,人应该而且能够在这个世界中获得生存的勇气,甚至幸福。
关键词:链接的通道
这本书分为了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以看似流水账,顺时间推移的方式写了主人公默尔索的母亲去世,然后交代了他和女朋友玛丽的关系,他老邻居和狗的情况。然后他年轻邻居雷蒙和他交朋友。然后他大体的工作情况。然后随着他和邻居雷蒙的关系。到后来,因为一些阿拉伯人和雷蒙有过节。结果主人公在非刻意的情况下,杀了一个阿拉伯人。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杀人。
Q: 能具体讲讲杀人的过程吗?
当时的情况:雷蒙因为惩罚了他的情人,于是他的情人的兄弟们就不得了。于是在一次雷蒙,默尔索和女朋友玛丽一起外出去沙滩的时候,情人的兄弟们是一群阿拉伯人就跟随他们。在沙滩上时,阿拉伯人和主人公他们一党在沙滩上有肢体打斗。后来因为雷蒙有枪,拿出来就吓跑了阿拉伯人。但是主人公怕雷蒙真杀人就把枪要过来。当时的对话是,主人公说:“如果阿拉伯人不掏出刀子,你就不能开枪”但是雷蒙很发火。默尔索又说:“不行,还是一个对一个,空手对空手,你先把手枪给我,如果他们两个打你一下,或者那个家伙把刀掏出来,我就替你把它崩掉”但是后来双方都没有动手。是之后默尔索一个人去海滩晒太阳的时候,阿拉伯人在一个大石头上躺着,默尔索往旁边走过去,他感受到阿拉伯人开始警惕手似乎在摸刀,这个时候,他莫名其妙地杀了人,书中的描写是因为太阳。“我只觉得铙钹似的太阳扣在我的头上……我感到天旋地转。海上泛起一阵闷热的狂风,我觉得天门洞开,向下倾泻大火。我全身都绷紧了,手紧紧握住枪。枪机扳动了……”这个就是当时杀人的细节 。
感觉男主的杀人动机有些诡异但又合乎情理,一种强烈的压抑情绪爆发了。
书的第二部分:就是描写杀人后,司法机构以其固有的逻辑利用默尔索过去的一切经历把其描述和虚构成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蛋。
其实他没有被压抑的爆发就是单纯的那一分钟下遵循自己内心的或者是说自己都不明白是出于什么就开枪。
而且还有一个细节:他在打中了第一枪后,停顿了5秒,又把剩下的几个子弹都全部在死人身上打完。后来,检察官就那此做文章。认为他就是个杀人恶魔。但是默尔索的内心其实只是就是单纯的 我就是想开这个枪。所以为什么说这个小说是以 荒诞对抗荒诞。和母亲的死没有表现出悲伤 正好就是 司法拿此大做文章的点。也就是书的第二部分在写的 没有人关心 杀人当时的情况。
还有和神父的对话这个对话就是反应的存在主义不会去认为神这些能对自身有什么改变。
总体来说,默尔索是一个”无所谓“先生,什么都无所谓。也就是本身在说的 他对事事都处于一种”局外人“的态度。首先是情感方面的。文章开篇就写了 他母亲的死。他自始自终没有流过半点哀伤的泪水。他的母亲当时是在敬老院。这个在19世纪30-40s那会估计是在法国是被看作一种极端不孝的事情。大家都觉得你怎么能把你母亲送到敬老院。主人公做了反常规的事情。但是他的理解很简单 因为他没有钱雇佣一个看护来照顾她母亲 所以只能去敬老院。回到他母亲的死。敬老院通知他 他母亲的葬礼要他出席,然后当天下午 敬老院的所有老人都到了灵堂 坐在小椅子上为他母亲守灵 甚至还有一个老奶从头哭到尾。没有对生活的绝望,你就不会爱生活。 然后 大家都来观察他。他居然没有一些悲伤 所以有些人就窃窃私语。后来甚至他还因为累困 睡着了。但是守灵的老倌老奶们是一晚上不眠,第二天 守完灵 他清早就开开心心的问门卫 他能不能喝咖啡牛奶。这个是他头一天去 就喝了一杯。守完灵 他就急不可耐的回家 去海滩游泳。和玛丽看喜剧片 还大笑出声。这些都是后来在审理他杀人案的时候 检察官主要说的事情。 默尔索并不是不爱他的母亲,只是他没有以世人 哭 悲伤 耐受的状态表现出他的情感。于是这些成为了社会对他的道德枷锁。道德审判。
@小一花如何判断他是否爱他的妈妈呢?
这本书的体现出的也是其实默尔索是一个真正活的真实的人他不伪装自己表达自己真实会表达的,一会还有很多信息会说他的真实。有描写他的真实感受。这个书想反应的其实就是这种违背了世俗眼光的行为就被判断成monster。一个真实的人,反倒成为了异物。所以作者其实想说的就是 他生活的这个世界才是荒诞的 , 大家都在伪装。是的,关键是这种伪装,反而成为了要人命的东西。一旦不装 感觉自己就是错了一样。那么像庄子母亲死后敲锣打鼓的行为。
想到了,一个足够有承担力的内在道德,才能面见和趋于真实。
小细节:他的女朋友玛丽问他是否爱她
他把这个大家看来很神圣的问题但做毫无意义的废话不肯搪塞他女朋友。他说不爱,但是你想结婚我可以娶你。
然后他的邻居雷蒙急切的问他想和默尔索交朋友默尔索回答“做不做都可以 ”
Q:就是大家想想哈 当一个你不喜欢的人问你 能和我做朋友吗 你爱我吗?这些问题的时候 我们都是怎么回答的。
我在他身上体会到的是真实,太真实的一个人。
不是面见和趋于现实啦,这个是道德标准的问题,你想说尼采的超人哲学吗?
顺便说道道德这个问题这个主人公是无法用道德去评判在此书里面因为如果从道德的角度他杀人这个事情就是该判死刑
一个不屈服与世俗生活和世俗道德的人。他的幸福是基于他完全不在这个荒诞世界内他对于所有人执着于的东西都和他没关系
「我好像是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但我对自己很有把握,对我所有的一切都有把握,比他有把握得多,对我的生命,对我即将来到的死亡,都有把握。是的,我只有这份把握,但至少我掌握了这个真理,正如这个真理抓住了我一样。我以前有理,现在有理,将来永远有理。」
以上是神父要他信上帝的时候他说的话。
他以他个人的荒诞vs现实的荒诞,最终世人在纠结他的荒诞罪行,而他却幸福的死去。
真是完全无所谓到忽略一切?只停留在自我的真实里?
与其说他是世界的局外人,不如说,世界是他的局外人。
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只是他没有沉于这个荒诞世界中。这个就要结合背景了。因为当时的情况就是二战背景下。
或许无法评判他是否真实,也没有评判的意义,他就是那样的存在,像开头说的,在没有意义的存在的基石之上建构自己的生命意义。有一群人在是在通过这种冷漠来反抗生活。就是不甘于那样的现实世界,但是最终还是在命运面前惨败
反抗和逃避如何界定?
我觉得无法定义只是从加缪的角度我觉得他写这个书他至少是在反抗而不是逃避。
反抗和逃避都是一种对抗性思维模式啊,反抗是迎头而上,逃避是向后撤退嘛
在他口中的一群人也或许只有他一个人但是当时写出这个书的目的至少我认为是为了唤醒一些人
这个书可以对比看下美剧:the night of嘛
那个写的也是一个阿拉伯人被冤杀人。因为当天嗑药了,他自己也不记得,然后因为他在案发现场拿出了有死者血样的刀,在身上。于是整个审判就认为他有罪。最后就是他一直在无限的诱惑比如认罪减刑下最后他几乎都要认罪了,但是到最后他还是没有认后来是检察官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不再控告他。得以释放。
这个片子开始我一直都觉得是想要揭露这种司法的嘴脸。
就是结案才是最重要的到底嫌疑犯杀没杀人不重要。
现在呢?怎么认为?
当时今天我重新听逻辑思维45集《 你怎么知道他该死》 里面提到 美国的辩诉交易 我才知道 为什么当时这个片子一直要叫他们认罪 是因为 如果你主动承认了你的罪行 律师可以讨价还价 可以帮你减刑什么的 但是如果你不承认 就要一直诉讼下去
但是其实如果不认罪就涉及到司法成本的问题类似辛普森案
前前后后耗费了800w美元的纳税人的钱
我没有任何结论哈
我只是想说在到底道德正义绝对不乱杀一次无辜的人面前。这些司法成本带来的所有人付出的成本这个东西是很难拿什么标准来衡量。到底什么是对的。所以开始我看来的司法的丑恶判决他们也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这些现在的存在。所以现在我是属于无法评判只是打消了开始我非黑即白的判断。
我认为无法评判对错,任何体系都有一个制衡的过程和平衡点,那么从另一个体系的角度去看,就会有是非对错的判断标准。是类似这本书也是默尔索后来评判他有罪的理由就是他对于他母亲的冷漠所以他是冷漠的杀手。
「一个在精神心理上杀死了自己母亲的人,与一个谋害了自己父亲的人,都是以同样的罪名自绝于人类社会。
「我控告这人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亲。」检察官当时说的话
对母亲的死和他后来的杀人在他看来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别人看来就不是没有关系
贴标签,以道德为名义的贴标签行为,也不能不说这是来自压抑之后的一种攻击性行为。
我理解的是能够自由的坚持自我实属不易,存在主义让人的自由意识得以发挥,以至于让常理显得苍白,唤醒自我意识去抵抗荒诞的现实。
除了没用的肉体自杀和精神逃避
第三种自杀的态度是坚持奋斗
对抗人生的荒谬
哇,酷极了,小一花真的是讲故事的高手,主持人和小一花的对话引人入胜,小王老师的总结几乎是原音整理
事件,就是一个激情的事件,大大的暴露了一把人的理智和逻辑以及规训那荒诞的一面,而当讲出荒诞一词,以荒诞的逻辑坠入荒诞的虚无中,佛家的“空”性或许可以在这一刻让沉默成为面对荒诞的一种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