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就很好

我是一个很少主动的人,尤其是在维系关系方面,用我妈的话说就是“不会围人”。我妈妈是和活络的一种性格,放在现在应该是大家常说的E人,她认识很多对我们“有用”的人,小到门口的保安,大到公安局的领导,好像我妈有一种天赋,就是快速的让人对她产生信任并且建立一个圈子。

她平时总会做一些好吃的或者家里什么独有的特产让我爸拿着送去,我爸通常也极其不愿意做这些事,将自己的难为情和羞涩解释成“不做溜须拍马的事”,我妈总因此和我爸拌嘴,两人在关系维系方面各执一词。

小时候不懂他们在吵什么,只以为是我爸懒得去的原因,直到我自己也开始慢慢思索起来“关系维系”这件事情,才开始发现,我原来和我爸一样,是一个i人。

这个问题是在我过来云南后才慢慢发现,我出来这么久,在这里没有几个玩的很好的朋友,但也不是说很凄惨的那种状态,而是比起有很多一起玩闹的朋友,更多时候我都是独自一个人去完成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在这样自我的一个状态下,我会经常忘记周围的一些人,比说聊天聊一半就消失的我,比如说一离职就不会再联系的同事,哪怕昨天还聊的热火朝天相约有空一起吃饭,再比如说只有有事才会联系的朋友... ...

有一次拜托一位很久没有联系的朋友一件事,我一开口就是"忙不忙,有事找你帮个忙",对方直接回"啥事",便开始进入了主题,没有寒暄,没有迂回,也没有一些拉扯和推辞,事后我也问自己,这样真的好吗?平时不维系也没有关系吗?或者在替我的朋友们开始自我判断自己是否能给他们回馈相应的价值。

似乎我在不经意间把人情当成了可以盘算的交易,但人情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也说不清楚。只是我偶尔会写写信给很久没有互动的朋友,会没有原由手作一些小东西送给同事,也会把朋友们偶尔写在自己的作品里,以她们命名,给她们写一篇篇故事… …

于是在这样的"交易"中,我获得了很多很多我认为无比幸运和珍贵的情谊,他们不以功利衡量我的付出,也不以回馈决定我的价值。而我,也不用在纠结的情绪中想着怎样去维系一段段关系。

在我来云南第二年春天的一天里,我的一位"不怎么联系"的朋友突然发微信给我,他说"你一定要过得很好,看到你过得很好,我也感觉自己获得了自由,因为你承载了很多人的梦想"

那一刻,我想我和他的灵魂都在彼此之处得到了慰藉,我想,这样就很好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