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炊烟

每次放学归来,绕过村口的那棵大核桃树,看见我家的第一眼,总是寻找屋顶上有没有飘荡着蓝盈盈的炊烟?那是母亲的炊烟。

袅袅升起着的炊烟,是忙碌的母亲在为放学的孩子们准备午饭:不丰盛,不精致,温馨可口,舒心暖暖。

最怕屋顶上什么动静都没有,母亲一定在门外劳动,回家是冰锅冷灶的失望。

那是物资匮乏的年代,早出晚归的辛勤劳作也换不来丰富的饭食,母亲一直那么忙碌,忙的顾不上按时做饭。

我心里憋着怨气,开始生火做饭:柴火很难找,食材那么少,东拼西凑,缺油少盐的日子真为无米之炊发难。

我十三四岁会做饭时,每每放学,能看见自家屋顶时,最欢喜那屋顶悠扬飘荡着的炊烟,母亲的炊烟,我温暖的希望。

然而,这一切却是再也不可奢望的梦幻了。它只能定格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时不时涌动着我快要忘却的纪念。

我的人生除了归途,再无去处。

母亲连同母亲的家,离开我的生活好久了,母亲那温暖的炊烟再也暖不了我的饥肠辘辘,母亲的味道几乎被我忘光了,唯有屋顶炊烟袅袅飘渺,偶尔入心入梦,母亲,我想你想得心痛,连同写下的文字都苍白颤抖。

今生,除了想起母亲炊烟的感动,我再也吃不了一顿慈爱目光中殷切盼归的(神谦)饭了。注(神谦)方言:指自己不动手吃的一顿别人为自己做的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