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交代下背景,孩子上三年级,写作业的时候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各种磨蹭,他的老母亲也是屡次被气到血压飙升,时不时要家法伺候。
其实,孩子本身对知识的掌握,基本是没有问题的,在写作业过程中,因为累、烦等原因,而且家长会给出各种建议,尤其是对孩子当下问题的随时批评,让孩子的作业过程非常的痛苦。
如何去解决呢?
没有一成之法,每个孩子 的特点不同,方法也会千差万别。
今天的实践比较成功,孩子和大人的状态都在一点水准,也因此得到一点心得,分享一下,仅供参考,看能不能适合您的孩子。
1、作业过程中,一次解决一个问题。
比如,今天要解决书写速度慢的问题,要提前和孩子沟通好,我们今天的主题是什么,我可能会如何去做,出现沟通困难时的暗号时什么,以能达到有效为目的。对过程中出现的其他问题,可以放在记录本上,比如计算过程中的某个小细节处理不好等问题,不要妄想一次陪伴,处理掉所有问题,这样只会让你一无所获,也让孩子增加很多的困扰。
2、帮助孩子确认他目前的能力,用秒表确认!
一张数学小页计算,我问孩子:大概要多久?孩子回答:40分钟。我说:以我对你计算能力的了解,不会超过25分钟。不如我们计时,看一下。
我用了两块表,一块用来计算总的用时,另一块用来计算真正的用于计算的时间,这需要家长以真正的平常心来做一个旁观者。
孩子开始动笔,启动计时,孩子放笔了,暂停计时,要做到心在,全身心的陪伴,帮助孩子找到她的能力边界。
在计时过程中,孩子第一个计算题用时50s,写完后,马上问我时间问题,此时,停止计时,沟通后,继续下面的计算题,第二题用时20s,第三题需要验算,用时40s,我喊停,“这是你的真实能力,没有干扰,专心计算的时候,大概就是20s,加验算,最多40s”。后面的计算题大概的进度也是如此,这个答题总共用时6m,实际书写时间3m15s。
房间有点热,孩子出汗了,挠头,痒痒。家长此时的心态应该是接受,而不是批判,接受孩子的情绪和不i舒服,尽量提供必要的条件,比如打开空调等。很快又回到了作业状态。
孩子逐渐适应了有计时器的形式,写作业状态越来越接近真实状态,也不会一直问现在的时间问题。
按照进度,用来大概15分钟,写完了试卷的80%,给予语言的鼓励,确认状态正确。
最终,计划25min的作业,实际用时20分钟 ,真正书写计算的时间小于15min。
当我把最终的状态告诉孩子,孩子特别高兴,原来自己预计的40m,只需要15m即可全部完成,而且因为过程的专注,这张小页的计算正确率特别高,只发现一处誊写错误。
这样的作业过程,孩子很愉悦,同时对自己的能力有所确认。
3、一致性
在陪伴孩子过程中,保证一致性很重要,一致性指不管是谁陪同,大家用同样的具体策略去帮助孩子,这对家长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互相协商,达成一致,并且能将预定好的策略执行到底。
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