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阿澜带着小女儿去公园玩,休息的时候旁边坐了两个女中学生,十几岁的样子,青春洋溢。两个人在聊天,朋友虽是无意,但在哄女儿吃东西的时候还是听到了一些。
两个女孩儿坐在那里喋喋不休,连说带比划,表情很夸张,朋友断断续续听了些,有些愕然,因为俩姑娘竟是在比穷。
其中一个说我家更苦一些,另一个立刻反驳我家更辛酸。一个说小时候都没吃过零食,另一个就会说小时候几乎吃不饱饭;一个说五一十一的假期都要回家干农活,另一个就会说岂止农活,就是家里的杂工;一个说我家到现在阴天下雨都在漏水,另一个就恨不得说自己家没有屋顶;一个说父亲生病都没钱治,另一个都能带着哭腔说奶奶过世的时候葬礼特别寒酸。
阿澜有些不忍,当时回头看了她们几眼,意外的虽然哭腔出来了,但两个人都没有悲伤的表情,相反还星星眼的像追忆辉煌岁月一样。
后来聊天的风向就开始转向自我打击式的自我安慰,所谓自我打击式的自我安慰就是:我穷,我不漂亮,我不聪明,所以我现在过不好并不是我不努力,而是家境是所致,是需要同情的。
阿澜有些生气,带着女儿离开了依旧聊得很开心的两个人。走出很远之后,女儿才说:“妈妈,我也想看长着天线的电视!”
阿澜哭笑不得,说咱家的电视更好,女儿不信,以为她是舍不得买,撇着嘴说:“可是那两个姐姐都在夸有天线的电视啊!”
阿澜最后买了个带天线的电视玩具才作罢。
她后来当笑话给我讲:“我女儿觉得她们是在攀比。回去之后跟个小大人一样学给她爸爸听,一本正经的说‘攀比不是好孩子’,都不知道她从哪里学来的‘攀比’这个词!”
我听完也笑,心里却有种羞赧的感觉。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这样,当周围的人都比我优秀的时候,就急急忙忙地逢人便说:“我穷啊,我没有你们那么好命,你们打小就学唱歌学跳舞学画画学乐器,我从小就是玩泥巴;你们三天两头的去国外玩,外语水平肯定比我牛啊;你们有钱买漂亮衣服,能把自己打扮的很气质,我就不行,怎么都土鳖;你们成绩不好了就上辅导班请家教,我就得一直差着……所以我才不够优秀。”
或者说:“哎呀你们是天才啦,我智商中游,很一般的!”
要么就是:“你长得好看啊,像我这样丑的,没男朋友很正常。”
还有:“人家家世好啊,我就不行,就算努力是一样的,人家将来也是大老板,而我是打工仔。”
说的时候觉得自己自黑的很漂亮,特别大气,特别无所谓,特别能看透世事繁华,一笑而过。
心底里却松了口气。
后来我才后知后觉,这么“炫”完之后,松的那口气,是为了别人不再会对你有很大期许,压力变小了。
然后人家本就家世好,本就智商高,本就漂亮的,活成了众人歆羡的高富帅白富美,而我怡然自得挤着公交来往在平价超市和菜市场之前,庆幸自己活成了大众的模样。
我上文提到的阿澜,是我中学时期的同学,有一段时间学校调休,来不及回家的我俩相约一起吃饭,穿梭在油腻腻的小吃街,纠结着吃四块钱的凉皮还是两块钱的饼。每次她拿出纸巾擦桌椅的时候,我都一屁股坐到对面,嘲笑她太矫情,她会不好意思的笑笑,不说话。
中学时候的我们都不那么讲究的,可能现在的孩子们好一些,可是那时候我们真的过得很糙。而她每天都太干净了,有着各种“小毛病”,让人不舒服,所以那时候她朋友很少。
我觉得我不计较她那些臭毛病,能顶着其他人不解的眼光和她做朋友,真是个善良的好人。虽然不会说出来,但我心里当时就有这么一点点自豪感。
后来时间长了才知道她是个富三代,家里保姆的月工资都比我家每月的总收入高。我开玩笑说要去她家当保姆,心里却觉得不舒服。
因为她漂亮,有修养,成绩好,会做饭,会弹钢琴。她不摆架子,不炫富,完全没有传说中的“富二代”、“富三代”的任何恶习。我没办法理直气壮地讨厌她,所以不舒服。
后来我和另一个朋友说起来,我们两个绕着操场转了一圈又一圈,谈话的内容就跟公园的那两个女孩儿一样,向对方详细阐述自己家境很不好,所以才不能够优秀,人家为什么优秀,因为人家有条件!最后达成共识:我们活得这么失败不是自己的错,都怨出身!然后心里很虚,却很开心的回去了。
阿澜后来超一本线近一百分进了国内某著名高校,上大学后她性格也开朗了很多,变成了“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很神经质却很讨人喜欢的样子,而我灰不溜秋的随便进了一所学校,灰不溜秋的度过了本该灿烂的大学生活。
时不时拿着她的动态给新朋友看:你看人家,富三代,真·白富美,过得就是跟咱这种穷人不一样。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真的很想回去抽当时的自己一巴掌。
直到她申请上国外某名校的研究生,在朋友圈晒了一张准备期间的时间表,我才突然意识到“穷”和“不优秀”并不对等,“懒”和“不优秀”才是对等的。
她从没有炫过富,而我竟然在一直炫穷。
阿澜现在叫我三妹,不是我排行老三,而是大学最后一年开始我就太努力,她一直惊叹我像个“拼命三妹”一样,后来说的久了,“三妹”就成我的外号。
只有我自己知道,我这“拼命”的意志,来源于她。
而我想,很多人也需要这种意志。
我身边到现在也有太多的朋友,一边葛优式瘫软在各个角落不起来,一边喊着:“我没条件,我要有条件我早就是名人了。”
“我努力过啊,可是没用!又不是全世界人生下来就是思聪!”
你当真了解思聪吗?你在羡慕他换女朋友比你换袜子还快,嫉妒他钱多的可以拿去烧的时候,有认认真真看过他的人生经历吗?
他真的是个一无是处的富二代吗?
我曾经觉得“努力就有收获”这句话就是一碗剧毒无比的鸡汤,看到了直接唾弃嘲讽就够了。现在我觉得那些反鸡汤的文才真的有问题,作者肯定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努力”,才会全文丧气。
高中的一次体育课,因为嬉笑打闹被老师惩罚,绕着操场跑十圈,一圈400米。我不喜欢运动,平常跑步能撑到四圈就不错了,那天咬牙撑到第六圈,觉得自己要死了,身边几个同被惩罚的已经停了下来去和老师道歉,我不愿意道歉,觉得死在操场上好了,让他担责任,╭(╯^╰)╮!
叛逆期任性的想法挺可怕的,但竟然撑着我继续跑下去,跑到第七圈的时候已经头昏眼花要翻白眼了,心想跑死算了!岂料此后步伐越来越轻,呼吸也越来越顺畅,慢慢地不那么辛苦了,不知不觉跑完十圈,竟觉得再跑几圈精力也是可以的。
这真不是我胡说,也不是我的幻觉,长大后看村上春树的自述,喜欢跑马拉松的村上也说过类似的话,最初只是为了锻炼身体,后来慢慢喜欢上了长跑,并在这期间发现,每当你觉得是极限的时候,再咬牙坚持一下,过了最难过的一阵,就会豁然开朗,不那么累了。
我不是要许久没锻炼的你现在下楼去跑个极限,长久没活动过突然剧烈运动真的会死人的。但这段经历却是真的,长期锻炼,身体素质可以的朋友可以试试,你平常的那个所谓极限,稍稍突破一下,是不是会豁然开朗。
真正的努力就像跑步一样,平常会到第四圈,今天你跑到了第六圈,你觉得“天呐,我真努力!”然后被自己感动了,可是结果却并不如愿。
于是你下次努力到了第七圈,觉得自己再努力下去就死了,“太特么感动了,我真是世界上最努力的!”但是结果还是不尽人意。
所以不是自己不努力,是自己起点低,能力不够,牛人太多……
但是当你努力过第七圈,也就是你所谓那个极限,你就会发现真的有成绩了,原来是这样,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努力。
当然了,如果你方法用错了,本该用脚跑步的,你非用手,那半途脑溢血了也很正常。
但如果你非要较真,说你看你这么努力了也没有活得像思聪那样好啊!还是有钱好!穷人再努力也没用。那我说不动你,你非要向思聪看齐,一点儿也不想向马云学习的话,那我说再多对你也是废话。
总之,也许现在的我和阿澜还有一定的差距,和那些人人共知的富豪的差距更大,但是能和优秀的人成为真正的朋友,并在不知不觉间被很多人称为“神”,我觉得我个人进步还是很大的。
但我还是以前那个我,我家没有一夜暴富,我也没有一瞬间打通任督二脉,智商激增,更没有得到什么武功绝学,秘籍宝典。
只是只把“我”当“我”而已,不是穷人家的我,不是不够聪明的我,只是“我”而已。少点儿幻想,少点儿抱怨,少点儿负担,少点儿标签,脚踏实地的为了“我”而努力,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