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地发脾气》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跟我同样的经历:担心自己随时爆发的坏脾气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于是去读各类育儿的书,听各种大咖的课,似乎学到了很多知识。然而在下一次遇到同类事件的时候,还是很容易瞬间爆炸……印证了这么一句话,“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然后陷入更深的自责与内疚,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1.为什么明明知道却怎么也做不到?

因为“知道”是我们大脑思考的结果,而情绪爆发的当下理智脑根本不在线!这不是我们不想做到,而是由人的大脑结构决定。当某个事件触发了我们内心曾经有过的痛苦经历时,出于自保,我们就会本能地向外攻击。

2.这是否意味着学习无用?

有的人天生就具备较高的社会情感技能(由基因与环境决定),不学习也能做得很好。但大多数人,比如我,就需要后天的学习弥补。可能我们永远也成不了第一种人,但是,有意识与无意识有着本质的区别。

有意识地骂老师是为了共情孩子,等孩子情绪平复后引导孩子去看见老师的意图,帮助孩子修复与老师的关系;而无意识地骂老师,是将老师推向与孩子对立的一面,恶化双方关系!

3.能不能发脾气?

我的观点是,与其憋成内伤不如发吧,只要你和孩子的连接不断!但如果你跟孩子之间的连接本来就不牢固,那么请稍稍控制。如果忍不住发了,就要找机会去“复盘”,孩子需要各种体验,需要知道成人的底线,也需要学会原谅他人。做真实的父母远远比做完美的父母重要。要不然,你怎么会喜欢猪八戒而不是唐僧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