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前些天跟领导说是不是要开个《恋爱心理学》公共选修课,没想到,过了几天,领导突然跟我说,如果想开这个课,抓紧时间写一个教学大纲,只给了两天时间准备。
事情来得太突然,我说试试看。然后开始查资料。
在网上找了些类似课程的教学大纲,也查看了某些培训机构婚恋情感培训的纲要,也去B站看了看几个大学这个课程的视频标题以及评论,第一感觉是不知道这门课到底该讲些什么,应该怎么讲。
如果搞成类似自我成长工作坊的培训,班级人数就得严格限制,自己这方面虽有些经验但明显有不足,也担心真这么做课程中间会不会激发出一些创伤阴影到时候不好处理而发生意外。
如果搞成系列讲座,又担心会不会太空洞或者说教味道太浓。
如果完全模仿某些学校的大纲和模块,又觉得有些内容或者自己驾驭不了,或者有点东施效颦,或者哗众取宠。
另外,如何平衡学生的期待与课程的任务或目标?
中间一度想打退堂鼓。跟领导沟通了一下,领导说如果我不想开这个课那就不要写了,但这次也是个机会,学校给了开这个课的机会,不把握挺可惜,错过了以后再开口提就有点不合适了。
最后,狠下心来,本着务实低调的态度,决心先搞出一个来再说。熬了个夜,终于把框架搞出来了。第二天再修改完善,最终成型。顺利的话,下学期就可以开课了。
现在回想一下过去,以往给学生做咨询还是很有意义的。不仅积累了案例,更重要的是自己也获得了成长。可惜这几年没有再做咨询。回头看看能不能让咨询中心给我适当安排几个个案。
至于这个课,如果能够让学生加深或提升对自己对家庭对异性对亲密关系的了解和认识,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