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的分类 了凡四训 所说十善(前五)

2、《了凡四训》 内中十善

【原文】

行善之法,其类至繁,约言其纲,大约有十:

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

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

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

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

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

善行无穷,不能殚述;由此十事而推广之,则万德可备矣。

第一、与人为善

原文

【今译】

当初舜没当君主之前在雷泽湖,看见河湖中鱼多位置好的地方都让身体好的年轻人占了,而老弱者因为身体差,抢不到好的位置,所以只能到水流湍急的危险处撒网。舜非常同情他们,于是就也去捕鱼,但故意把好的位置给让出来,有年轻渔者继续争夺好位置的,舜故意不说;有懂事的年轻人看见舜的举动,也跟着照做的,舜就当着众人面大加赞扬。这样坚持了一年,所有人都明白了尊老扶弱的道理,于是大家都把好位置让给了老弱渔者。这就是不直接教育,而是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帮助人、成就人、感化人,舜用心良苦,所以后来因为贤而成为君主。

【释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其要求别人做到,不如自己先身体力行做榜样,最终能够成就人;用善意平静的心去接触人、接触社会,在别人努力的时候尽自己所能助他成功;看到别人有一点善心,我就帮他,使他善心增长;别人做善事,力量不够,做不成功,我就帮他,使他做成功,这都是与人为善。

第二、爱敬存心

原文

【释义】

就是对比我学问好,年纪大,辈份高的人,都应该心存敬重。而对比我年纪小,辈份低,景况穷的人,都该要心存爱护。

第三、成人之美

原文

【为什么说好人没有好报】

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和自己风格不一样的人,因此同乡里面行善的人少,不行善的人多。善人如果常常处在世俗的观念中,他的善心善行也很难存留下来。况且才能出众的人品性刚正,不会特别在意修饰自己的外在,经常别人抓住错误批评。因此做善事常常很容易失败,行善的人经常别人诽谤;只有品德高尚、具有威望的人才能帮助这个人,并且辅佐完成这件善事。这样的功德是最宏大深远的。

【释义】

譬如一个人,要做件好事,尚未决定,则应该劝他尽心尽力去做。别人做善事时,遇到了阻碍;不能成功,应想方法,指引他,劝导他使得他成功;而不可生嫉妒心去破坏他。

第四、劝人为善

原文

【释义】

碰到做恶的人要劝他做恶绝对有苦报,恶事万万做不得。碰到不肯为善,或只肯做些小善的人,就要劝他行善绝对有好报,善事不但要做,而且还要做得多。做得大。

第五、救人危急

原文

一般人大多喜欢锦上添花,而缺乏雪中送炭的精神;而当遇到他人最危险、最困难、最紧急的关头;能及时向他伸出援手,拉他一把,出钱出力帮他解决危急困境,可以说是功德无量,但是不可以引以为傲!

【编者心得】 急危困疾

对于现今世界,社会物质层面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尤其是在我国,救助管理制度已经非常完善,除特殊环境,旧社会时期冻饿而死的情况已经不会发生,所以本书所言之行善,更多是体现在我们生活的社会生活当中,身边的亲戚、朋友、邻居、同事等等,甚至很多不熟悉、不认识的人,因特殊情况,或一时差错身陷囹圄、或突发重疾急需钱医治、或突发灾难致生活困难,或暂时贫困家庭不能上学等,编者称之为“急危困疾”四难,都是需要善人出手帮助的,这也是编者在钱财方面行善及组织行善的评判原则。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