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时,举不举枪?

某天早上,一位抓狂的妈妈得出了一个坚定无比的结论:什么西尔斯、尼尔森、惠芙乐…….全是扯蛋!

看似高大上,其实然并卵!

没用,没用,没用!

事情得经过是这样的:

这天早上,女儿从被叫醒后就开始哭闹,衣服也不穿,早饭也不吃,只是一个劲哼哼唧唧“不去幼儿园!不去幼儿园!”

这位妈妈首先按照学来的育儿方法进行处理:走过去,蹲下来,问孩子到底怎么了?然后给孩子讲道理,“尊重、平等”地和孩子讨论幼儿园必须去的理由。

既然自己使用了“正确的”“合理的”处理方法,那位妈妈就期待一个应该有的结果——当然是孩子停止了哭闹,然后乖乖的,快快乐乐地去了幼儿园!

然而,事实不是这样。

事实竟然不是这样!



这位妈妈说,这些巴拉巴拉的什么倾听、安抚、和颜悦色,根本没什么用!

自己的“诚意”,孩子根本不理会!和颜悦色的劝说,孩子根本不听!小女孩还是继续哭闹,嘴里反复说的依然是那一句:不去幼儿园,就是不去幼儿园。

于是,这位妈妈果断换了策略。

本起面孔,厉声大喝:“就得去幼儿园!不准哭!现在就走!马上!”

这次的结果立竿见影,她准时上了班,孩子准时被送进了幼儿园。

于是,做妈妈的就得出了一个结论:什么“尊重、亲密、积极倾听……”全是扯蛋!遇到具体的麻烦,还是简单直接最管用!

哦,妈妈的麻烦顺利解决了。

孩子的呢?





首先,这位妈妈的感受对不对呢?

当然是对的。因为这是个伪命题。

因为在被其评为“扯蛋”的育儿观点中,感受、情绪是没有对错的。该辨个是非、分出对错的是行为本身。

接纳一切情绪,这是一切亲密关系的基础。

妈妈无条件的接纳了自己的情绪,孩子的呢?

某一天不想上幼儿园,这个情绪本身有什么错?

哪个成人没有某一天真心不想去上班的经历?

然而,成人因为知道现实残酷,知道自己非去不可,所以即使内心十分抵触的片刻里也依然会督促自己赶紧出门。

孩子因为幼小,还不具备复杂的逻辑思考。

不管身体还是情绪,有了故障,感到了不舒服,孩子只会直接表达出来。

这有什么错?




接纳了孩子的感受后,接下来就该去找原因。

一个三岁多的小女孩,某一天早上因为不想去幼儿园而哭闹,肯定有她自己的原因。

身体不适?昨天在幼儿园过得不愉快?和小朋友吵架了?被老师批评了?或者放学路上遇到什么“可怕”的人和事?再或者她只是单纯地不想和妈妈分开?或者她只想在家里玩一个昨天刚买的新玩具?…….等等。

可能你很快能问出来,也可能你根本问不出来。对于一个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并非每次都能清楚地讲明理由。

但是无论如何,都要郑重对待。或许她的理由在你看来很可笑,但是那对她却是头等重要大事,是很严肃的麻烦。

找到原因,你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应对了。

身体不适没什么好说的。

和小朋友吵架了?那么想想办法,看看怎么去和好。给孩子准备个小礼物,示范给她如何争取朋友的谅解。

被老师批评了?告诉她,老师批评是针对她某次的行为,并不是不喜欢她。如果可能,找机会让老师亲口告诉她这个道理。

如果因为碰到了孩子认为的可怕的事,那么就陪着孩子。耐心点,几次下来,她发现自己想象中的危险并不存在,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

不想和妈妈分开?那就更不需要气恼。爱,有什么好指责的?抱着她,一起重温幼儿园快乐的事,喜欢的老师、最好的朋友、有趣的游戏……然后告诉孩子,妈妈保证一下班就去接她,回家后可以做哪些有趣而快乐的事……





那么,就如那位妈妈经历的,如果这些都做了,还是没有用怎么办?

解决眼前问题的方法是:实在不行,就允许孩子不去幼儿园。

什么?!

对,你没看错。

可是,我要上班啊,怎么办?

自己想办法,总会有办法的。

可是在家里,或者送爷爷奶奶家,并不比幼儿园好玩啊?

那更好,让孩子自己体会这一点吧。

如果是经常出现这种类似问题,那就要长远地找原因了。

平时你和她谈起幼儿园时是正面信息呢,比如,“今天有没有开心的事啊?”“今天做了什么好玩的游戏?”“幼儿园漂亮的花开了吗?”……还是“今天吃饱了吗”“老师对你凶了吗?”“有小朋友欺负你了吗?”诸如此类。

你和她建立足够亲密的关系了吗?是否言行一致,答应孩子的事总是想方设法办到?让孩子相信妈妈会一直爱自己,相信妈妈的话可以信赖。

……





然而,这位妈妈并没继续后面的程序,而是简单地认定孩子在“找麻烦”。

可是,孩子从来不会主动找大人麻烦。

每个哭闹的孩子内心,都有一个未被满足的需求。

可是,在判定了孩子的无理取闹后,那位妈妈选择了“怒吼法”。

妈妈动了怒,声色俱厉地下了命令:“不准哭!马上走!”

两者对比,后者效果的立竿见影显而易见。

是的,强大的一方总是倾向于粗暴简单地解决问题。

因为不——麻——烦。

抢劫的人,手持一把刀:“钱都交出来!不然就要你的命!”于是,最吝啬的人也会乖乖慷慨解囊。

奴隶主从来也不会对奴隶们苦口婆心、循循善诱,直接一顿鞭子,一切OK!

民主很麻烦,专制很简单。

“枪杆里面出政权”,不听老子的,老子毙了你!

都很管用吧?

可是,谁会这样对自己的孩子?

嗯,那位妈妈也没有。

她使用的只是严厉的脸、吓人的怒吼、不容违抗的命令和由此带来的恐吓。



那么,究竟是他们“扯蛋”,还是你的心已被那些根深蒂固的成见占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