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阻力重,民宿概念欠普及

 ——共享住宿调研队实践第一天通讯稿

      经过一晚的整顿和规划后,共享住宿调研队的第一天实践行程即将围绕着社会调查展开。

      长途奔波后集合在民宿的组员,于清晨离开暂时的港湾。今天调研队的主要行动目标是在广州市区展开广泛的问卷调查。第一站我们选择了东山口这个人流较多的中心地带。

       虽然时间尚早,古树的枝桠已经遮不住烈日的酷暑气息,今日注定是晴热的一天。地铁口附近人潮涌动。在东山口地铁F出口站定,第一次尝试问卷调查的组员们们遇到了不小的阻力。阻力并不是来源于较为生涩的采访技巧,技巧上的不足通过组员们热情有礼的举止和积极乐观的心态成功地弥补了。关键问题在于我们所研究的“共享住宿”确实还是个新鲜话题。通过采访员的询问,受访者中对共享住宿概念有所了解的人并不多,而拿到问卷的大部分人落笔犹疑。

       本次社会调查的人群集中在13-22岁之间。很多青年人觉得共享住宅只有价格占优势,而价格优势比不上安全重要。他们更愿意花多一分钱来为自己的人身安全买一份保障。对民宿,他们还缺乏信任。

  (队员主要针对13-22年龄层的路人进行采访)  

       第二个调查站点是在荔湾区的陈家祠,作为一个旅游景点,这里的人来源分布更广,年龄层也更加丰富多样。途中遇见的一位友善的老者似乎对我们的调查很感兴趣,时不时投来好奇的目光。调查员于是就和他交谈起来。从叨家常开始进而切入到家庭出游住宿的选择,老人回答说他外出游玩时还是以选择酒店为主。关于“民宿”的概念,他自己不了解,也未曾听儿子儿媳提起过。听我们向他介绍有关民宿的知识后,他表示自己也许将来会尝试民宿。“通过共享住宿来进一步接近当地人的生活特色和风土人情,挺好的”。

(分队成员在采访老人)  

       通过对两个区的走访,我们发现:与预期不同的是,人们并没有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既然能很快接受共享单车,那么也会看好共享住宿”。即使短租房产业在广州已经有所发展,共享住宿的概念在广州这个国际大都市仍然是一股“陌生的来风。从青年人的“浅薄了解”到老年人的“一无所知”,共享住宿概念的普及程度也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之所以绝大部分人会对共享住宿前景产生不乐观的判断,是因为认知受限的影响吗?还是存在其他的原因呢?我们决定结合后期调研成果再进一步得出观点。

                                通讯员:陈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共享住宿调研队实践第一天通讯稿 经过一晚的整顿和规划后,共享住宿调研队的第一天实践行程即将围绕着社会调...
    紫_0c22阅读 214评论 0 0
  • 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端推进,以及业务场景的越来越复杂,前端应用场景的越来越多元化,而且随着前后端技术的分离,可...
    邵蓬阅读 1,273评论 0 0
  • 酒精和音乐,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 我觉得人最开始靠感情和理想活着,后来靠批判和现实活着,最后还是要靠感情和一点...
    sandorL阅读 353评论 0 1
  • 小年喽~ 吃饭前,她把嘴贴在厨房玻璃门上,他爸爸跟她说:“嘴不能贴这啊~这门上面多少小细菌呢~”她也不太听...
    张_小暖阅读 176评论 0 0
  • 终于狠下心来删了荣耀和部落冲突,以后不想再玩任何电子游戏,游戏是不适合我的,尽管我玩得也还行,不管什么原因,以后不...
    lawrencepowers阅读 18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