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寒冬里的温暖

       

      这个东西大名叫“汤婆子”,我小的时候叫它“暖壶”,当然没有图片上的这么精致,是一个灰乎乎的铁制圆壶,但却是冬天必备的也是唯一的取暖神器。

        晚上睡觉前,母亲会把暖壶放到煤火上温着。等里面的水咕嘟咕嘟冒气儿的时候,用一块布折叠几层垫着,小心翼翼地掂起来放进被窝,然后封火睡觉。

        起初只有一个暖壶,所以常常是一个人先进被窝然后再给另一个人用。

       具体的使用方法是这样的:先把暖壶放在床头紧挨枕头的边缘,然后往下推一点儿,这个时候屁股要迅速坐到刚刚暖热的那个小圆圈里,那种热乎的感觉无法形容!接着用脚蹬着暖壶逐渐往下一点点移动,暖壶所经之处变得不再冰凉,整个身体也就恰到好处地放在这些热的地方,身体想往哪里扭就让暖壶先行去暖热,最后脚蹬着它暖暖地睡去……

        那时候冬天到姥姥家去是赶马车,母亲会提前温好暖壶,再拿条被子,和我们兄妹三个一起坐到被窝里一起蹬着暖壶,父亲赶着马车,一路颠簸一路暖……

        记忆深刻的还有被暖壶烫伤过一回,这个东西刚温开的时候温度极高,大概是我睡得太沉脚一直放在上面,第二天起来发现脚踝处起了燎泡,但是好像我并没有告诉父母也没有管它,丝毫也没有影响我跑着去上学,也没有影响我跳皮筋跳大绳……

      再后来有了这种塑料的暖壶,家里也买过几个,起码够一个床上用一个了。温开水蓄到壶里,拧上盖儿就能用了,第二天起来还要用里面稍微温温的水洗脸。

       它有一个缺点就是壶盖容易滑丝而导致漏水,这个时候需要找块儿薄布缠在壶嘴上再拧盖子,然后再把它放在刚刚弄湿的地方直到暖干……

     大概一直到五年级的时候,我穿的都是这种做的棉鞋,暖和自不必说。

        记得我家一个老式桌子的橱斗里有一本鞋样子,里面有大大小小不同规格不同样子的纸剪的鞋样儿:鞋底儿,鞋面儿,鞋帮儿。不同的季节,母亲拿出不同的样子给我们做鞋。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它难看不想穿。唯一一次专门穿上它是五年级的一次踢毽子比赛,因为穿这鞋踢得多。依稀还记得在旗杆旁的空地上,踢毽子比赛开始了,每人两次机会,其他选手纷纷结束了比赛,只剩下我,我的棉鞋自如地控制毽子上下翻飞,还有一圈围观的同学赞叹不已……

       学生们经常对我说:老师,好汉不提当年勇!是啊,上周看到孩子们踢着毽子,忍不住想秀一把,可是只一下腿就疼得不得了,好长时间才恢复过来。

        岁月如斯,逝去了就不会再回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部分前情回顾 杨旭东在上大学的第一天就通过很特别的方式认识了他年青时候最喜欢的女孩儿凌晓枫,二人都喜欢听经典老...
    四时夕阳阅读 6,629评论 0 1
  • 巴赫于1685年3月21日出生在德国中部爱森纳赫。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城镇,可市民却酷爱音乐。特别提到音乐家瓦格纳曾据...
    未来酱紫阅读 201评论 0 0
  • 熊老师,我遇到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迫切想得到您的帮助。我母亲去年11月份去世,之前母亲住院的一年多都是我在医院照顾,...
    熊玲心理咨询阅读 526评论 2 2
  • 复盘计划:10️下旬重点 计划和复盘的完成✅ 红色标记每天完成一点点 10点 上课 1点到4点开会 5点面谈2个学...
    从心印心阅读 41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