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10年,鲁桓公二年。
【原文】
二年春,宋督攻孔氏,杀孔父而取其妻。公怒,督惧,遂弑殇公。
君子以督为有无君之心而后动于恶,故先书弑其君。会于稷以成宋乱,为赂故,立华氏也。
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孔父嘉为司马,督为大宰,故因民之不堪命,先宣言曰:“司马则然。”已杀孔父而弑殇公,召庄公于郑而立之,以亲郑。以郜大鼎赂公,齐、陈、郑皆有赂,故遂相宋公。
接着去年冬天的花边新闻,且说华父督自打在路上遇到孔父嘉夫人,魂不守舍,日思夜想,竟然衣带渐宽,形容憔悴。
华父督是宋戴公的孙子,子姓,名督,字华父,官居大宰。
至于孔父嘉,前面已经介绍过,他也是宋国的公族,子姓,名嘉,字孔父,官拜大司马,以权势而论,比华父督有过之而无不及。
人的一生中有善缘也有孽缘。华父督爱上孔父嘉夫人(假如这种感情也能称为爱的话),无疑就是一种孽缘。抛开一切伦理道德不说,单从实力上讲,他也只能把这种情欲埋藏在心里,任其生根、发芽、成长、腐烂,最后化为无形。可就在这个过程中,他所有的理智都被吸收了,情欲急剧扩张,以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嬗变成为难以控制的兽欲。鲁桓公二年春天,饱受煎熬的华父督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带领自己的家丁突袭大司马府,杀死孔父嘉,抢走了那个令他销魂蚀骨的女人。
这TMD就是造反了。
宋殇公对此当然不能容忍,还没想好该怎么处罚他,华父督已经先下手为强,派人把宋殇公也给“弑”了。
耐人寻味的是,华父督犯下如此严重的罪行,宋国朝野却相当平静。上至公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大伙的情绪都十分稳定,甚至比死者更稳定。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宋殇公自上台以来,“十年十一战”,宋国人早已经受不了了。如果打仗是为了抵御外敌入侵,维护领土完整,甚至是为了抢人家的地盘,那也就罢了。宋殇公发动这些战争,却只有一个原因:为了杀死公子冯。即位的第一年,他便听从卫国的州吁的建议,两度组织诸侯联军进攻郑国。此后郑国报复宋国,宋国反制郑国,战争延绵不绝。郑国越打越强,朋友越打越多;宋国则越打越弱,在国际上也日益孤立。宋国人对这位“爱拼不会赢”的宋殇公,日益不满。而作为大司马的孔父嘉,除了忠心耿耿地执行宋殇公的命令,拿不出任何像样的成绩,战场上的表现也乏善可陈。宋国人对他的不满,也积聚到一定程度了。
华父督不是莽撞之人。动手之前,做了大量的舆论引导工作。“司马则然”,意思是孔父嘉是造成“十年十一战”而且徒劳无功的直接责任人。有了这个铺垫,他杀孔父嘉便不是下半身犯罪而是为民除害了。
至于宋殇公,华父督也早想好了,弑君之后,立即派人前往郑国,将公子冯迎接回来,立为国君,即史上的宋庄公。
与此同时,华父督还分别给齐、郑、鲁、陈各送去一份厚礼——说白了,也就是贿赂。这几位诸侯吃了人家的嘴软,自然也不会拿弑君一事做文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认了既成事实,而且还跑到稷地和宋庄公会盟,正儿八经地承认了这个政权的合法性。
明眼人不难看出,“宋乱”之所以“成”,主要还是郑庄公在其中起主导作用——齐国和鲁国,都是随着郑国的风向转的。“亲郑”,是华父督外交组合拳中的关键一招。郑庄公将公子冯这个宝贝收了十年,终于守得云开见日出。公子冯即位之后,自然对郑庄公感恩戴德。宋国成为了郑国的坚定盟友,郑庄公成为了这桩风流政治谋杀案的最大赢家。
另外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
华父督发难之时,孔父嘉的儿子木金父在家臣的保护下,偷渡鲁国,从此定居鲁国,遂以孔为氏。木金父的儿子祁父,祁父的儿子防叔,防叔的儿子伯夏,伯夏的儿子叔梁纥,如此代代相传,开枝散叶。那叔梁纥是个大力士,在野外与颜氏民女交媾,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丘,字仲尼。沾了仲尼的光,两千多年后,自木金父至叔梁纥,孔家代代都被雍正皇帝追封为“圣王”。曲阜的孔府,被称为“天下第一家”,连皇帝老儿,也得敬他三分。
更有人夸张地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种说法不敢苟同,但是考虑到仲尼对中国的影响,人们不禁要问,如果不是那那天华父督在路上偶遇孔父嘉夫人,这赤县神州的历史,也许真是另外一种面目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