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0_被商家忽悠入坑不可怕,就怕不知如何被忽悠

正文开始前,先来一个桥段:

“老公,快看这个微信,免费给宝宝摄影哎!要不要报名试试?”
“好吧,就试试呗”
…………N天后,“送的东西还挺多的,花这些钱,应该还挺划算吧!”(说好的免费呢!?)

这种桥段太熟悉了,但是我们却屡屡被商家忽悠入坑,今天阅读《影响力》第2章,才知道原来是一种叫做“互惠”的心理学原理在作怪。

互惠定义

互惠原理的心理学机制是这样的:要是人家给我们好处,我们应当尽量回报!。互惠及其伴随而来的亏欠感,在人类文化中十分普遍。著名考古学家查德·李基认为:正是因为有了互惠体系,人类才成为人类。他说:“由于我们的祖先学会了在‘有债必还的信誉网’里分享食物和技巧,我们才变成了人”。

互惠背后原因

大小商家、商贩可能是把互惠原理运用的最好的群体,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赠送免费样品这种营销技在我们周边生活中无处不在。在《影响力》书中是这样说的:

免费样品的真正妙处在于,它同时也是一份礼物,能把互惠原理应用起来。推销的人提供免费样品,表面上不过是为了让消费者晓得他们的商品,暗中却把礼物天然具备的亏欠感给释放了出来,十足的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的柔道手法。

超市是赠送免费样品的绝佳场合,各种试吃、买一送多;化妆品的试用小样等等。消费者经常在那儿得到某种产品的少量试用装。服务人员总是微笑着递上样品,好多人都觉得光是还回牙签或杯子就走开太过分了,于是,他们购买了一些产品,哪怕后来发现并不是十分的喜欢和需要。但是,为什么我们又入坑了呢?

图片来自网络

知道了互惠的基本概念之后,我们可能会问“为什么最初的小小善意往往刺激人们回报以大得多的恩惠?”。作者认为主要是基于下面的原因:

  • 亏欠感让人觉得很不舒服。亏欠感让我觉得不舒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亏欠别人是很不愉快的,基于我们从小受到教育和培养,只要亏欠了别人,情绪上就会烦躁不安。为了卸下心理上的债务包袱,我们说不定就“痛快”的入坑了。

  • 违背互惠原理,接受而不试图回报他人善举的人,是不受社会群体欢迎的。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普遍都会反感不照着互惠原理做事的人,都不愿被贴上“揩油鬼”、“忘恩负义”这样讨厌的标签。同样的,为了躲开这样的标签,我们有时更会“痛快”入坑。

内心的不舒服,对外又有可能丢脸,足以让人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所以,我们经常给出去的比自己获得的更多,也就不足为奇了。

互惠对比结合

“先生,你们的会员卡中余额不多了,要不要继续办理一张?我们现在预充8000才有您这样的折扣卡呢!”
“不用的,那么多啥时候用的完!”
“先生,刚才问了下主管,因为您是我们的VIP客户,现在有活动,只要预充2000元,可以继续享有您原来的折扣,还免费赠送您一张干洗卡!”
“好吧,那就充2000!”

同样的例子,是不是也经常碰到呢?“先提大要求,后提小要求”,好的,不动心,如果再加上一点小礼物呢,就像上面说的“免费赠送样品”。估计,很可能,也会像我一样吧。

“先提大要求,后提小要求”的策略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是基于互惠原理的“拒绝----后撤”技巧,同时还运用了对比的原理。例如:我想向你借5块钱,我可能先要借你10块,在回撤到借5块就够了。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借用了互惠原理和对比原理的力量。先要10块再退后一步要5块,5块的要求不光会被看成一种让步,还会显得数目更小一些。

互惠原理和知觉对比原理结合,能产生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强大力量。更加不可想象的是,如果你把互惠对比结合原理运用的极致后,对方反而自己会产生一种责任感和满意感,他们往往认为是自己影响到了你,是他的努力促成了最终协议。

如何拒绝

在理解了互惠原理后,那么我们如何拒绝那些怀有不良企图的行为呢?其实很简单,因为你已经知道了互惠原理,只要在心理上把对方的行为重新定义:“这只是销售的诡计而已”,完成心理上的转换,你就不会觉得有要让步的压力了。

当然,礼尚往来、知恩图报是我们的良好美德,亲人,朋友、同事间的人情交往,互相往来,就不需要太过注意了,有时候,吃点亏又有何妨呢。

倘若别人的提议我们确实赞同,那就不妨接受它;倘若这一提议别有所图,那我们就置之不理。


这些凭借互惠原理来使我们答应要求的人并不是我们的对手,那个被利用的原理才是值得我们了解、重视、研究的对手。当你了解他们运用的原理后,也许就可以帮助自己绕过“大坑”,至少可以少入几次!

END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互惠一个古老的原则:给予,索取……再索取 付每一笔债务,就像上帝开的账单一样。——拉尔夫·沃都·爱默生几年前,一位...
    鸭梨山大哎阅读 1,417评论 0 4
  • 本书作者罗伯特·B.西奥迪尼是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全球知名说服力研究的权威。他倾注一生研究影响力,把顺从心理学的观点...
    惜她阅读 1,575评论 0 2
  • 1.1本书导读 《影响力》原书共286页,27万字,拆解版2.5万字,你只需要1.5个小时就能读完整本书。 本书作...
    贾里阅读 2,106评论 0 4
  • 长久以来,人们总是能无意识地去运用某些影响他人的技巧。 比如街边小贩不吝提供试吃,消费者常常认为便宜没好货,大妈砍...
    白夜不行阅读 2,352评论 1 34
  • “它将帮助管理人员作出更好的决策,明智地利用其影响力…… 在这一主题上,罗伯特•西奥迪尼博士对我看法的影响远远超过...
    Sting阅读 1,070评论 0 1